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曀曀层阴虺虺雷,崇朝云敛日光回。
十寒树杪新迎暴,一径蹊门乍剪莱。
土脉引膏随地长,绮疏流白向阳开。
癸亥之腊甲子春,积雨连阴已九旬。
滑路价增银齿屐,暗厨烟起桂枝薪。
垂天忽见收鹏翼,出地方惊碾火轮。
终日阴雨总不晴,满城惟作海涛声。
几番风雨凉砭骨,添得愁人逆旅情。
鸥梦屋庐间,人立菰浦杪。
远树迷茫浸碧天,一朵凉云绕。
橹划水纹圆,棹转波声峭。
汉阴抱瓮自其志,彭泽折腰非本心。
碧梧委路霜信早,黄菊护篱秋气深。
稻场可羡西畴老,红酿黄鸡醉翁媪。
孤云野鹤情自在,碧水丹山人易安。
哀鸿独叫暮天阔,宿鹭双飞秋雨寒。
蔗林遮眼青到市,桕叶漫山红隔水。
缘云细路投僧坊,路边松楠森自行。
初来紫竹半含箨,白花忽已吹垂杨。
念昔联翩背京洛,于时初登君子堂。
久雨涔■浃甸圻,层云晻暧压城低。
沈灰将恐蛙生灶,负土深防蚁漏堤。
避冷竹窗烘炭兽,祷晴琳馆抗旌霓。
久雨妨农事,那堪夜复晨。
云浮沧海日,花误洞庭春。
行路悲游子,匡时仰大臣。
迢递思吾子,春晴坐绛纱。
回风凄径竹,积雨滞林花。
落日过仙院,吹笙隔紫霞。
柴门雨锁断人来,离思当春未易裁。
且向花间频买醉,敢从世上更论才。
雪舟尚阻高人兴,笼鹤空望处士开。
三月全无一日晴,密云疏雨满山城。
公家正放输粮榜,民舍不闻打稻声。
草色欲将官廨没,溪流直与野桥平。
新秋宜爽气,一雨浃连霄。
蒙雾垂天黑,阴风蔽日飘。
书蒸生蠹湿,檐溜使魂销。
小有蔷薇洞,邻沽酒更多。
最怜花作态,不分鸟能歌。
水际桃源路,山阴道士鹅。
浃月多阴雨,花愁不似春。
况无新燕至,似厌主人贫。
车马嗟岐路,江山羡隐沦。
晨梳怯手搔霜白,薄饮衰颜得酒红。
百谷无期三见雪,一年真是两经冬。
东皇未肯旋机轴,生理何由借暖融。
谷秧抽碧翻全白,桂叶咽青复浅红。
久雨不停风更朔,三春过半冷于冬。
深岩岂意鸣邹律,敝屋何时见祝融。
逆流日日滞征桡,积雾沈阴入望遥。
不肯放晴天似吝,争先出峡水何骄。
萧条客路凭诗遣,料峭春寒仗酒消。
小桥西。
讶春寒泼水,新柳未全稊。
屐印阶苔,帘遮门柳,烟草尽自凄迷。
只说炎荒暖,谁知寒在春。
不嫌花事缓,且喜岁华新。
度腊原无雪,号寒亦有人。
雨过清明已浃旬,溟蒙不似旧时春。
云开忽见当头月,直似他乡遇故人。
盗贼虽已远,有田无人耕。
夫子久官此,四顾难为情。
散赀给牛耔,俾各遂所生。
乱雨分秋,浓烟护晚,望远极目偏赊。
万顷琉璃,广寒何处,浮云卷尽还遮。
叹杨柳为侬憔悴,蟋蟀为侬凄戚,催寒几阵,西风空庭,湿尽寒沙。
不期久雨晚来晴,扫尽烟云见太清。
秋色莫如今夜好,月光总是故乡明。
一镫诗酒增怀感,几日萧疏洗甲兵。
久雨昼昏黑,余阴暧幽屋。
天影逗明晦,云脚递伸缩。
枯杨发新姿,低藤下深绿。
逾月留京国,春光总不知。
可伤连夜雨,好似暮秋时。
有客来无酒,逢人只说诗。
少年不学稼,老大生理拙。
入山采黄精,穷冬一尺雪。
虎狼正纵横,原野有白骨。
冥云生八荒,骤雨忽然至。
中宵揭屋破,漏湿无处避。
床床不得乾,僵立见憔悴。
江雨洒还稀,江云湿更低。
不愁吴水阔,惟恨楚山迷。
野鹤思高举,林乌慕稳栖。
屯营襄武地,秋雨久难禁。
云色浮天近,客愁连海深。
阴迷山寂寞,冷滴树萧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