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赤白边书费坐筹,尚馀清暇寄冥搜。


知公擿句多情意,虚忆卢谌唱和流。

方外仙乡岸幅巾,三竿红日照霜晨。


当关不用惊驺唱,共是扬家载酒人。

科名长恐辱同年,许国丹诚皎日悬。


谬掌斯文虽未丧,欲行吾道即无权。


谢公留滞苍苔院,潘岳征行落叶天。

琼华消散暖风来,多费阳春白雪才。


守道也知心下乐,流年争奈鬓边催。


君愁离别烟花好,我待量移翅羽开。

就养求官动圣知,专城犹得近王畿。


乡人竟指曾题柱,丘嫂应惭不下机。


西掖罢批天子诏,北堂荣著老莱衣。

群子游杼山,山寒桂花白。

绿荑含素萼,采折自逋客。

忽枉岩中诗,芳香润金石。

占年未慰三农望,祷雪真悬万姓忧。


稍喜琼枝撩碧汉,转看银海映神州。


随车细片疑飞盖,扑马轻团类打毬。

先生高蹈隐西街,风月犹牵赋咏才。


暂到邻家赏池馆,便将佳句写琼瑰。


壮图已让心先快,剧韵仍降字占挼。

先生相与赏西街,小子亲携几杖来。


行次每容参剧论,坐隅还许侍馀杯。


槛前流水心同乐,林外青山眼重开。

满地清霜结晓寒,平明飞霰洒柴关。


乍凭酒力温肌骨,陡觉风威著面颜。


闾里相呼泥北户,牛羊收牧下前山。

柳近清明翠缕长,多情右衮不相忘。


开缄虽睹新篇丽,破鼻须闻冷酒香。


时态懒随人上下,花心甘被蝶分张。

直应归谏署,方肯别山村。


勤苦常同业,孤单共感恩。


醉披仙鹤氅,吟扣野僧门。

赤县飘零未易逢,那知今夕一樽同。


好招明月共清影,托与白云行太空。


惝恍旧游如隔世,蹉跎壮志莫论功。

人欺季子弊貂裘,谁信班生万里侯。


小隐故山今去好,中原遗恨几时休。


春争残腊寒梅早,雨涩晴冬宿麦忧。

海边游子日思归,新句劳君更置规。


莫问人间多贝锦,正如天上有参旗。


寄书只欲凭黄耳,去路谁能畏赤眉。

平生契所崇,晚得故人语。


惊呼追曩游,世道今如许。


中原鞠茂草,万里尽豺虎。

云物果何好,客愁今更新。


坐来江月白,兴在雪篱春。


我辈且同酌,公诗殊出尘。

九十携锄伛偻翁,小园幽事尽能通。


斸烟栽药为身计,负水浇花是世功。


婚嫁定期杉叶紫,盖藏应待桂枝红。

轻如隐起腻如饴,除却鲛工解制稀。


欲写恐成河伯诏,试裁疑是水仙衣。


毫端白獭脂犹湿,指下冰蚕子欲飞。

卷帘天色静,近濑觉衣单。


蕉叶犹停翠,桐阴已爽寒。


云从高处望,琴爱静时弹。

风物已萧飒,晚烟生霁容。


斜分紫陌树,远隔翠微钟。


宿客论文静,闲灯落烬重。

竹径通邻圃,清深称独游。


虫丝交影细,藤子坠声幽。


积润苔纹厚,迎寒荠叶稠。

门巷唯苔藓,谁言不称贫。


台闲人下晚,果熟鸟来频。


石脉潜通井,松枝静离尘。

苍翠经宵在,园庐景自深。


风凄欲去燕,月思向来砧。


碧石当莎径,寒烟冒竹林。

深斋尝独处,讵肯厌秋声。


翠筱寒愈静,孤花晚更明。


每因逢石坐,多见抱书行。

留情清景宴,朝罢有馀闲。


蝶散红兰外,萤飞白露间。


墙高微见寺,林静远分山。

逍遥人事外,杖屦入杉萝。


草色寒犹在,虫声晚渐多。


静逢山鸟下,幽称野僧过。

谁言高静意,不异在衡茅。


竹冷人离洞,天晴鹤出巢。


深篱藏白菌,荒蔓露青匏。

闲园清气满,新兴日堪追。


隔水蝉鸣后,当檐雁过时。


雨馀槐穟重,霜近药苗衰。

中夜雪打窗,灯暗火照屋。


袖手地炉火,瓶声起丝竹。


忆我故山房,松风韵崖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