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至行孤高金不坚,犀颅鹤骨自巉然。


宝峰即是如如体,何用归休更觅禅。

卧病闽山强自支,尝珍似与故人期。


却嗟老眼伤心日,又见轻红着子时。


万事从来皆默定,一樽聊复赋新诗。

拟向云山买一窝,提壶啸侣听莺歌。


萍踪定觉家园好,蓬径何愁车马过。


花逐琴声流雪浪,月迎书卷到烟萝。

敕取新词内使催,中堂持草入蓬莱。


玄成讽谏书金上,太白清平赐锦回。


北阙鹓鸾方接洽,西山松菊又归来。

昔我随远公,幽居庐山南。
香炉峰下水,濯遍十三潭。


松萝花开覆盘石,卧视秋云天外白。

佚我无如老,休嗟白发新。


身从闻道健,家以著书贫。


画外知三圣,琴中见一人。

咫尺先公墓,西山影到门。


龙鳞双树少,马鬣一峰尊。


雨露愁寒食,莙蒿怆故园。

珠江水似洞庭波,屈氏江边亦有沱。


楚国王孙三户少,骚人弟子二京多。


微词易托惟香草,白首难要是翠蛾。

桐君何事别桐庐,来问罗浮桂父居。


岂有仙人还好剑,繇来高士不知书。


青樽但使秋常满,白发从教日已疏。

曰暮卢龙暂解鞍,霜风最苦北平寒。


重关自古分辽蓟,二水从兹合漆滦。


孤竹千家当市口,虎头一石在城端。

夹岸惟苍翠,诸峰望不分。


光寒犹带雨,气湿未成云。


蜃蛤乘秋水,牛羊下夕曛。

来自西洋白者稀,炎天冰雪积毛衣。


黄花顶上开难已,玉粒笼中啄不肥。


皎洁应为高士得,疏狂每恨昔人非。

素业先人少,生涯亦苦辛。


无心成本富,有道在长贫。


古几韩家母,疏巾汉室人。

丹丘白水胜潇湘,最产丫兰茎叶长。


有地欲求香祖种,无金枉入女花乡。


皆知服媚尊王者,更喜栽培出上方。

僧多兰蕙作花师,乞取离骚第一枝。


叶短花长争尺寸,春黄秋紫间参差。


焦冈树色含霜早,丹井泉香出雪迟。

三叠泉门是玉川,开当大月翠微边。


老人五作奇峰立,居士双从醉石眠。


污地松黄香满帚,穿苔竹笋小成鞭。

冶城宫殿旧朝天,剑佩千官肃几筵。


自举玉衣当九庙,人疑银海在三泉。


騊駼卧处边云满,苜蓿开时战血鲜。

十二峰横彩翠长,含情不忍上高唐。


朝云终古疑神女,暮雨何年惑楚王。


南国荒淫多梦寐,骚人讽谏有辞章。

宪使心悬布水台,征帆迟向蠡湖开。


苍苍五老云间待,冉冉双旌洞口来。


明月且圆居士法,炎天方倚大夫才。

半亩蓬蒿满,栖闲日以贫。


白头含菽母,黄发弄雏人。


趁暖梅先发,宜寒菊未新。

终年痛饮酒家邻,忽忽悲歌到六旬。


豁达岂期青岁客,沉冥偏爱白头人。


老龙未得狂言尽,雏凤难当妙响新。

岭海相期又十霜,无因笑语郁川阳。


玉勾自可分兄弟,姑射何须应帝王。


瀑里云门三洞小,谼中石笋一天长。

墨香分惠小郎宜,未学犹惭最老师。


蝴蝶岂应称凤子,螺蛳那得号珠儿。


九旬玉杖争扶日,两代斑衣赛舞时。

白头频得故人怜,惠寄诗歌祝大年。


莱子妻存难作相,苏耽母在不登仙。


六旬有耳师尼父,八十无心待渭川。

白首天心恨见迟,空逢甲子上元时。


愁当阴雨开红酒,喜得灵光共玉卮。


士马只今无岛屿,春秋那得有华夷。

一夕秋风老玉颜,无人但掩白云关。


卧当流水难成梦,行见梅花不欲还。


禅寂定于征战后,功名应在有无间。

何事时来反息机,将军难挽紫骝飞。


多因戍妇啼红粉,亦是山人爱白衣。


士马自分诸部去,簪缨谁惜一人归。

岂意云门客,来看石户农。


不知烟管岭,可似卧龙峰。


采摘惟秋菊,流连及暮钟。

坐共青苔石,棋声落一花。


含冰徐孺镜,散绮谢公霞。


剑拂龙精冷,屏开雀尾斜。

上客山阴至,穿松步屧劳。


茅家蔬食薄,陶令葛巾高。


海月随笭箵,山泉赴桔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