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源泉那似定山佳,学种平湖十里花。


天地何尝无雨露,春风原不择贫家。


诗篇到老贪明月,酒盏寻常酌晚霞。

奇书正正复斜斜,惊雁群飞逐晚霞。


老眼何时忘北斗,东风今夜到梅花。


舞低坛杏三更月,传及东吴几百家。

拈弄风情老更佳,恍然珍宝落贫家。


沉吟三百头蒙被,烂慢经旬烛吐花。


脱换苏黄凌鲍谢,绝除烟火总云霞。

千古高情,爱王氏堂槐,陶公门柳。
说甚补天扶日,只凭赤手,廿载龙颜左右。
嗟绿鬓、而今白首。

昨夜西堂,见南斗光中,文昌辉映。
晓启泥缄,锦轴瑶篇称庆。
念子清才谁并。

高楼半饷看云睡。
枕簟凉生,不觉西风至。
屈指明年六十二。

金轮演法教大千,石沙蒸饭戒在前。


丝挂千钧危何言,竹映南窗犹可眠。


匏簧弦索莫妄想,土视粉黛宁非贤。

千载皇英恨未平,泪沾湘竹锦文成。


我收寸管尤瑰异,上有群仙无姓名。


乍见偶同神女梦,静看独认赤松迎。

十年重入长安市,常把西林倒载人。


少为弦歌看抚字,莫须杯酒话酸辛。


三贤久觉两无有,千首何如一已真。

一夜云山落枕边,布衾清暖得安眠。


五更门外闻朝马,始觉清风远涧泉。

堂堂宵雨过,栗栗晓寒仍。


献岁人同得,东郊事复兴。


杜门疑我拙,有句爱君能。

夜里删诗日看山,纵然忙杀也清闲。


从教花落休开径,除却僧来即闭关。


性好积书终是癖,身无小病怕成顽。

峨峨承华居,所任必端良。


我后眷储幄,资贤辅少阳。


入则以道谕,出则以义匡。

鹦鹉杯浓醉复醒,琵琶调急弄还停。


小童曲奏凉州伎,上客欢留陇水听。


远浦霜横烟漠漠,空江月落风泠泠。

苑雪初消淑气催,溶溶冰溜转蓬莱。


玉泉渐泻方流出,银汉才通一道来。


映水啼莺穿柳过,沿堤饮马踏花回。

旱云何事赋成均,总道苍生属望新。


丹陛宵衣传露祷,三雍拜诏肃郊禋。


风霾岂压祈年瑞,桃李偏宜化雨春。

虹桥回首挹清芬,几度缄书寄鹤群。


访道旧寻偃月子,游仙频梦武夷君。


溪声九曲流残雪,幔彩千峰入暮云。

水国芳菲正此时,玉容莫负锦囊诗。


秋声只在蝉声里,早褪红衣怨阿谁。

息故里。
怅倦鹤归来,暮天无侣。
乍觅巢痕梦,飘摇又委风雨。

林秃山髡,扫木叶一空,似头新沐。
蛎墙薜荔,凌乱诗人吟屋。
未岁寒、松柏先凋,岂梅花五月,笛声飞玉。

洞庭波,正酿寒作霜,万青摇落。
又斗群龙,鳞甲漫天冰雹。
风姨舞娱海若,袖垂云、钿弃陌。

计日关心,隔河同恨,夙驾先期慵整。
故事蓝桥,迟云英来迎。
为人误,见说、观莲旧约寻觅,赐橘层恩荣幸。

人面张郎,叹粉坠脂零,与时流转。
红衣隔岸。
占阑暑、弥月薰风无限。

爇兰汤。
薰沐赋、湘累绣口骚肠。
又似水嬉拭垢,凫没鱼翔。

灯摇眼缬,珠缀檐花圆影。
围炉觅、禅心诗思,冰玉双清。
瑟缩吟肩,寂寥短发一梳明。

局促吟壶,屏却声闻,别是一天。
念离巢鸥鹭,逢场杯酒,飞空欠舄,问渡无船。
惨澹风云,抢攘岁月,警讯犹惊呜咽传。

试锦锋摧,生花毫秃,凭阑把剑空看。
一角蜗庐,壶中自觉天宽。
况教峰抱沙盘,敞岩扉、凹隐螺鬟。

海角寒江钓。
计有时、打包行脚,杖藜轻矫。
坐破青毡金梁梦,犹是雕虫技小。

无味蒲觞唇怯涴。
雨余泪阁榴花朵。
风颤灯檠如豆火。

揆子初度日,抚杯拟歌辞。


衰龄逾五十,敢必登古希。


自传始迁固,志铭传牧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