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园圃带城居,知君乐有馀。


韭菘连疃绿,柿橘映窗虚。


自酿浇花酒,闲观种树书。

久雨生新水,初秋足好风。


柳枝低嫩碧,莲萼落轻红。


万室游从乐,何年缔构功。

真乐人间何处寻,闲驱我马过松阴。

那知欲识颜回面,不在斯亭只在心。

陋巷之中操一瓢,人间贫贱不相饶。


如何千古如愚意,纵有丹青不解描。

千秋颜乐许谁寻,亭址依然废井阴。


看尽浮云无一片,只留明月在中心。

兰江生縠波,金华郁嵯峨。


是中鹤发亲,赢得岁月多。


时时著莱衣,儿嬉为婆娑。

紫髯如戟霜台掾。
风生采笔来行县。
邂逅海天涯。

湖上青山俯郡城,孤亭无改昔贤名。


杯衔落照千林影,槛倚长天一雁声。


寒雨自怜征路远,重关谁识战场平。

君家有亭何壮哉,参差碧瓦鸳鸯排。
重窗静深门不闯,地布莹甓光如揩。


斑斑帘竹轻风筛,日影射午疑琼阶。

我苦不得去,君胡为独来。


无家投大漠,设帐傍荒台。


客意黄花后,书声白雪堆。

双溪之流兮何沄沄,溪之山兮何嶙峋。
亭之筑兮溪之滨,趾白石兮颠苍云。


榱甍张兮壮且文,孰贻名兮匪宾。

谁谓兹亭浪得名,寥寥气象副深诚。
地饶松竹千年色,天与云山四合清。
靖节固尝为傲吏,子真元不势名卿。
养恬真有得,逐俗固无心。
月沼秋如鉴,风松夜当琴。
公馀偏坐晚,客至不谈今。
由来沃土偏宜稼,一上丰山望可怜。
半郭树林环涧曲,万箱禾黍负城边。
春风馌亩欣田畯,秋日分门给社钱。
羡此民风何太古,邦人相见每从容。
田中滞穗堪遗寡,廪衷多稌合庆农。
酒熟漫寻芳草地,诗成偏在白云峰。
真山蓄幽奇,伪山逞瑰怪。
峰峦纷变现,座席疑广大。
未穿披云屐,对此亦清快。
蒋王祠下多游客,特构幽亭庇休息。
八窗嘉树散繁阴,四座奇峰飞翠色。
元戎小队朝出城,酾酒椎牛来落成。
潇洒林亭仅数椽,包罗风景迥无边。
夜来微雨兼秋至,彻骨清寒疑欲仙。
烟云变幻多奇态,风月清妍无尽期。
莫道吾亭欠华彩,天然图画列阶墀。
列岫多情争秀丽,野花随意放芳妍。
化工还有些儿欠,背却西淙瀑布泉。
亭外群山翠绕檐,看山终日坐钩帘。
东南天际浮云尽,又喜壶山露一尖。
九龙山势郁嵯峨,翠入帘栊爽气多。
读罢残书无一事,闲调绿绮和樵歌。
亭前无地着尘氛,云外青山山外云。
颇幸名途抽脚早,山灵犹未作移文。
十年失脚走危途,天赋吾真半己芜。
今日看山亭上坐,悠然始复见真吾。
开亭近对九龙山,人在千林紫翠间。
造物于吾多所靳,惟应山水不吾悭。
满目云山俱是乐,古人心与我心同。
纷纷宠辱多忧患,真乐谁知在此中。
十载山庄没草莱,小亭今日喜新开。
呼童痛洗亭前竹,要放南山翠色来。
燕山风物向高秋,税驾尘机合暂游。
寒日晚篱黄欲破,淡烟晴野绿初休。
官衙窃禄惭金阙,人事伤怀到玉瓯。
不见黄花两度秋,西风此日共优游。
青山入望飞难近,俗事侵人却未休。
佳节只今怜白发,赏心思昔对金瓯。
他年胜践归林记,大半豪夸落蔡篇。
快甚跃壶窥日月,泪疑枯海变桑田。
觥船照客吹红液,轩槛娇春扑紫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