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起著雍困敦,尽重光单阏,凡四年。


显宗成皇帝上之下咸和三年(戊子,公元三二八年)


春,正月,温峤入救建康,军于寻阳。


韩晃袭司马流于慈湖;流素懦怯,将战,食炙不知口处,兵败而死。

起阏逢涒滩,尽强圉大渊献,凡四年


肃宗明皇帝下太宁二年(甲申,公元三二四年)


春,正月,王敦诬周嵩、周莛与李脱谋为不轨,收嵩、莛于军中,杀之;遣参军贺鸾就沈充于吴,尽杀周札诸兄子;进兵袭会稽,札拒战而死。


后赵将兵都尉石瞻寇下邳、彭城,取东莞、东海,刘遐退保泗口。


司州刺史石生击赵河南太守尹平于新安,斩之,掠五千馀户而归。

起玄黓敦牂,尽昭阳协洽,凡二年。


中宗元皇帝下永昌元年(壬午,公元三二二年)


春,正月,郭璞复上疏,请因皇孙生,下赦令,帝从之。
乙卯,大赦,改元。

起屠维单阏,尽重光大荒落,凡三年。


中宗元皇帝中太兴二年(己卯,公元三一九年)


春,二月,刘遐、徐龛击周抚于寒山,破斩之。
初,掖人苏峻帅乡里数千家结垒以自保,远近多附之。

起强圉赤奋若,尽著雍摄提格,凡二年。


中宗元皇帝上建武元年(丁丑,公元三一七年)


春,正月,汉兵东略弘农,太守宋哲奔江东。


黄门郎史淑、侍御史王冲自长安奔凉州,称愍帝出降前一日,使淑等赍诏赐张实,拜实大都督、凉州牧、侍中、司空,承制行事,且曰:“朕已诏琅邪王时摄大位,君其协赞琅邪,共济多难。

人非圣贤,安能无所不知?只知其一,惟恐不止其一,复求知其二者,上也;止知其一,因人言始知有其二者,次也;止知其一,人言有其二而莫之信者,又其次也;止知其一,恶人言有其二者,斯下之下矣。

文章是案头之山水,山水是地上之文章。

人莫乐于闲,非无所事事之谓也。
闲则能读书,闲则能游名胜,闲则能交益友,闲则能饮酒,闲则能著书。

有工夫读书,谓之福;有力量济人,谓之福;有学问著述,谓之福;无是非到耳,谓之福;有多闻、直、谅之友,谓之福。

何谓善人?无损于世者,则谓之善人。
何谓恶人?有害于世者,则谓之恶人。

求知己于朋友,易;求知己于妻妾,难;求知己于君臣,则尤难之难。

藏书不难,能看为难;看书不难,能读为难;读书不难,能用为难;能用不难,能记为难。

先天八卦,竖看者也;后天八卦,横看者也。

史官所纪者,直世界也;职方所载者,横世界也。

抄写之笔墨,不必过求其佳,若施之缣素,则不可不求其佳;诵读之书籍,不必过求其备,若以供稽考,则不可不求其备;游历之山水,不必过求其妙,若因之卜居,则不可不求其妙。

蜀汉建兴七年夏四月,孔明兵在祁山,分作三寨,专候魏兵。
却说司马懿引兵到长安,张郃接见,备言前事。
懿令郃为先锋,戴陵为副将,引十万兵到祁山,于渭水之南下寨。

却说司马懿奏曰:“臣尝奏陛下,言孔明必出陈仓,故以郝昭守之,今果然矣。
彼若从陈仓入寇,运粮甚便。
今幸有郝昭、王双守把,不敢从此路运粮。

却说蜀汉建兴六年秋九月,魏都督曹休被东吴陆逊大破于石亭,车仗马匹,军资器械,并皆罄尽,休惶恐之甚,气忧成病,到洛阳,疽发背而死。
魏主曹睿敕令厚葬。
司马懿引兵还、众将接入问曰:“曹都督兵败,即元帅之干系,何故急回耶?”懿曰:“吾料诸葛亮知吾兵败,必乘虚来取长安。

却说献计者,乃尚书孙资也。
曹睿问曰:“卿有何妙计?”资奏曰:“昔太祖武皇帝收张鲁时,危而后济;常对群臣曰:‘南郑之地,真为天狱。
’中斜谷道为五百里石穴,非用武之地。

却说魏主曹睿令张郃为先锋,与司马懿一同征进;一面令辛毗、孙礼二人领兵五万,往助曹真。
二人奉诏而去。
且说司马懿引二十万军,出关下寨,请先锋张郃至帐下曰:“诸葛亮平生谨慎,未敢造次行事。

却说郭淮谓曹真曰:“西羌之人,自太祖时连年入贡,文皇帝亦有恩惠加之;我等今可据住险阻,遣人从小路直入羌中求救,许以和亲,羌人必起兵袭蜀兵之后。
吾却以大兵击之,首尾夹攻,岂不大胜?”真从之,即遣人星夜驰书赴羌。


却说西羌国王彻里吉,自曹操时年年入贡;手下有一文一武:文乃雅丹丞相,武乃越吉元帅。

却说姜维献计于马遵曰:“诸葛亮必伏兵于郡后,赚我兵出城,乘虚袭我。
某愿请精兵三千,伏于要路。
太守随后发兵出城,不可远去,止行三十里便回;但看火起为号,前后夹攻,可获大胜。

却说孔明率兵前至沔阳,经过马超坟墓,乃令其弟马岱挂孝,孔明亲自祭之。
祭毕,回到寨中,商议进兵。
忽哨马报道:“魏主曹睿遣驸马夏侯楙,调关中诸路军马,前来拒敌。

却说孔明班师回国,孟获率引大小洞主酋长,及诸部落,罗拜相送。
前军至泸水,时值九月秋天,忽然阴云布合,狂风骤起;兵不能渡,回报孔明。
孔明遂问孟获,获曰:“此水原有猖神作祸,往来者必须祭之。

却说孔明放了孟获等一干人,杨锋父子皆封官爵,重赏洞兵。
杨锋等拜谢而去。
孟获等连夜奔回银坑洞。

瑶池宝箓授长生,九十聊占上寿成。


就禄官衙随地往,承欢彩服几回更。


筵中巳觉留春住,烛下犹能记夜行。

北风卷地天漫漫,长空下舞十翔鸾。


天公吹絮作飞雪,大匠琢玉成群山。


群山南来西北折,走如连环断如玦。

话表八金刚既送唐僧回国不题。
那三层门下,有五方揭谛、四值功曹、六丁六甲、护教伽蓝,走向观音菩萨前启道:“弟子等向蒙菩萨法旨,暗中保护圣僧,今日圣僧行满,菩萨缴了佛祖金旨,我等望菩萨准缴法旨。
”菩萨亦甚喜道:“准缴,准缴。

话表寇员外既得回生,复整理了幢缭鼓乐,僧道亲友,依旧送行不题。
却说唐僧四众,上了大路,果然西方佛地,与他处不同。
见了些琪花、瑶草、古柏、苍松,所过地方,家家向善,户户斋僧,每逢山下人修行,又见林间客诵经。

且不言唐僧等在华光破屋中,苦奈夜雨存身。
却说铜台府地灵县城内有伙凶徒,因宿娼、饮酒、赌博,花费了家私,无计过活,遂伙了十数人做贼,算道本城那家是第一个财主,那家是第二个财主,去打劫些金银用度。
内有一人道:“也不用缉访,也不须算计,只有今日送那唐朝和尚的寇员外家,十分富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