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闲居九日意何穷,落木长江感旧同。


佳句致多惟杜老,良辰专美只陶翁。


为问从人游戏马,何如对物咏来鸿。

倚栏闲玩老梧桐,万变真如一梦中。


竹叶满斟今古了,杨枝早放是非空。


幼孤岭海三千里,衰病江湖八十翁。

白发萧萧一秃翁,披襟扶杖早凉中。


偶因不饮全无寐,自笑能诗例得穷。


梅雨园林江橘绿,竹风庭院海榴红。

渊明谢督邮,犹有金石交。


故人笃古谊,未随霜叶雕。


把菊东篱下,气与南山高。

积雨不可出,五日无盐醯。


纵复有雨具,出门将告谁。


兹辰复何辰,明窗漏晴曦。

江边危阜俯江皋,去马来牛细若毛。


古道向来元寂寂,俗流何处不滔滔。


漫拈老笔雕空阔,径命芳樽洗郁陶。

山色初明小雨开,可容无地拓襟怀。


荒寒试与登临去,奇崛能随感慨来。


何限诗愁关世故,终凭烂醉了生涯。

代步仅一马,奄忽乏敝帷。


扶舆陟南山,幸有渊明儿。


树阴玩苔藓,稍读古板碑。

穷山岂有节,疲氓不聊生。


比户迫冻馁,九日存空名。


旦视觜参中,斗极南北明。

长女近归宁,念母省所患。


临别无可烹,仅馀一老雁。


兹辰遂重九,空庖绝刍豢。

往岁金台屡据鞍,居庸雁字仰天看。


中秋蟹断□花绝,红叶西山九日寒。

何事清秋已衣绵,微寒最怯倚楼天。


江南今岁黄花早,醉嚼重阳半月前。

五度秋光过古希,节名良是叹人非。


吾州大火前辛丑,问政山头伐木归。

世间何事不空无,万古年年九日徂。


最忆吾家先叔父,塘头一树紫茱萸。

政恐登高枉断肠,今年恰值雨重阳。


晨兴中酒情怀懒,满眼黄花满屋香。

开禧嘉定擅权臣,地下眉头想更颦。


侂远传衣至亡国,止缘不用读书人。

考官蔡兹取三策,三奏赏音汪应辰。


天下未尝无识者,近来识者亦无人。

澹庵老荐此诗人,屈道何妨可致身。


负鼎干汤公岂肯,本来馀事压黄陈。

四世东南保太平,有君无相庙堂轻。


具知人眼识朱子,独赵汝愚陈俊卿。

孟子告子辨内外,汉王项王争雌雄。


谁欤著定会陔录,梭象终输与遁翁。

草制无知傅伯寿,问诗不答陈傅良。


王淮林栗胡纮辈,仲尼日月曾何伤。

本无极老谓主静,不远复翁言内腴。


纸上仙方谁解服,尾公羽化上天衢。

王道浪谈行霸说,儒言阴用佐禅机。


贪狼弧矢观星象,天遣吾公辟此非。

乡国追封初岂意,师垣极品亦何心。


考功郎议一字□,□相斯文上帝临。

独能有眼识延平,濂洛渊源集大成。


早负性资专问学,后生岂可少先生。

颠杨仆墨诋苏张,推挽时君可帝王。


轲死不传今再见,一时无数起臧仓。

佳节携壶意,全如杜牧之。


百年谁不死,九日可□□。


□□差能饮,平生政坐痴。

兵兴欲两旬,三载气初伸。


汝既甘从贼,官非乐杀人。


早知膏白刃,何忍效黄巾。

吴郡传犹庶,严滩报可惊。


田中车水出,城上驾船行。


旅屋仍筛漏,穷檐用盎盛。

稍复桥痕旧,俄惊础汗非。


岂宜真汹涌,止可略霏溦。


河伯毋流毒,云师幸霁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