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纵道今年杼轴贫,乃翁才力不超群。


明朝若卖《长门赋》,还尔黄金一百斤。

只今何处无黄菊,醉着茅茨有几人?


贤妇稍能知此意,杀鸡为黍莫辞贫。

遮莫邻家酒已无,教儿更往远村沽。


老夫强健如平日,醉过三更不要扶。

老夫爱此黄金蕊,儿子须将白酒赊。


直到残阳下天去,更添灯火照欹斜。

重阳高会幔亭张,阶下寒英正吐芳。


为羡霜丛矜晚节,同来香径领秋光。


嘉宾落帽风流在,绮席征歌雅兴长。

九日秋容老,山山晴色宜。


紫萸香可佩,黄菊艳当时。


屐为登高著,尊因选胜移。

我有惆怅词,待君醉时说。


长来逢九日,难与菊花别。


摘却正开花,暂言花未发。

空城风肃雁声来,故垒霜清曙色开。


备敌尚馀全胜地,经时原仗出群才。


游山轩盖秋仍集,横海楼船去不回。

去岁君山孤棹游,如今尽室石城州。


明年白发桑榆日,何地青山萸菊秋。


客气已为强弩末,宦情空绕大刀头。

忽惊九日当今日,同在他乡望故乡。


百里山河天尽处,万家城郭水中央。


帷间风动闻灵语,寺里林疏见佛香。

云日弄秋晖,玄斋坐掩扉。


草芳寒蝶恋,竹静午禽啼。


雅会便诗侣,闲行称道衣。

家居白日长,学圃亦何妨。


延客开芳径,留僧置净床。


夜灯山顶寺,寒灶竹间房。

云淡长空日欲斜,水边衰柳噪寒鸦。


病来不饮空凄感,独绕东篱咏菊花。

菊老东篱人病酒,西风黄叶满荒田。


不知今日登高兴,何似虚堂听水眠。

瘦得黄花能小。
一帘香杳。
东篱云冷正愁予,犹幸是、西风少。

重阳却喜无风雨,野菊迎人亦自花。


年去年来秋又老,江南江北鬓将华。


离骚如此那无酒,羁旅虽谙不似家。

自摘黄花插满头,谁怜白发不禁秋。


同年肯过卢仝屋,九日共登王粲楼。


天气政为吾辈设,酒香莫对俗人篘。

老笔盘空墨未干,最佳处与著危栏。


江山分与诸贤管,风雨专为九日寒。


白发自惊秋节序,黄花曾识晋衣冠。

楚天秋早,过中元拈指,蓂飞四荚。
怪得千门佳气满,恰值生申时节。
蓬矢当年,椒盘今夕,瑞木金炉爇。

一年寒尽也。
问秦沙、梅放未也。
幽寻者谁也。

醉我一壶玉,了此十分秋。
江涛还此,当日击楫渡中流。
问讯重阳烟雨,俯仰人间今古,此意渺沧洲。

左手紫螯蟹,右手绿螺杯。
古今多少遗恨,俯仰已尘埃。
不共青山一笑,不与黄花一醉,怀抱向谁开。

且问黄花,陶令后、几番重九。
应解笑、秋崖人老,不堪诗酒。
宇宙一舟吾倦矣,山河两戒天知否。

山雨欲雨不敢雨,停杯待与黄花语。


东篱人去几何年,坐想寒香足悽楚。


秋崖早赋归去来,亦无茅屋荒苍苔。

木叶绿未脱,菊丛黄始华。


泛萸几何日,尚觉陶巾斜。


寒梅殊不情,矜秋吐奇葩。

满城风雨近重阳,城脚谁家菊自黄。


又是江南离别处,寒烟吹雁不成行。

九日年年负物华,野香未肯到山家。


今年九日风光别,不独黄花更紫花。

把住秋云绕菊篱,野情未觉老垂垂。


古今不遇岂惟我,风雨相过莫问谁。


未郭索前空有酒,自陶潜后久无诗。

逢人提菊卖,方省是重阳。


山晓雨初霁,江秋树亦凉。


年华犹故我,烽火更殊乡。

祝史祝王册,儒臣奉誓词。


衣冠陈盛典,秬鬯降洪釐。


用报金穰瑞,仍祈雨露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