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少小事空寂,难为人世间。


三年携策出,万里逐鸿还。


白雪关门树,黄云塞上山。

自怜重九日,握别素心人。


未饮茱萸露,先聆白雪音。


潘花飞远瀑,卫玉映长林。

红树萧疏谢傅墩,残山馀一角,付闲云。
手攀丛桂忆王孙,登高泪,岁岁洒清樽。


望远更销魂,夕阳无限好,近黄昏。

子昂年少苦才多,下笔琳琅满衍波。


我觉捧心羞越艳,君翻刻羽和巴歌。


鱼传锦字空相续,雾隔琼枝可奈何!


安得推襟竹林里,焚香击钵共吟哦。

良辰不陟白云层,半日车窗览胜凭。


南部名山都看遍,笑人高占一峰登。

台南南去蔗园青,此路平生尚未经。


聊把新诗记鸿爪,不关水秀与山明。

惨淡青山落叶多,海门无日不风波。


登高易洒新亭泪,送客愁闻易水歌。


东汉遗民推管邴,南期才子重阴何。

满目河山感慨多,叶飞如雨水增波。


丹枫白雁生秋兴,紫蟹黄花共醉歌。


头戴南冠长已矣,手遮西日奈愁何。

吾欲反悲秋,秋气实快哉。


木落天雨霜,万里无氛埃。


志士如黄鹄,人海厌沈埋。

晓起开门风叶落,白日忆弟心不乐。


佩壶欲上西山头,但愁日晚上城钥。


渔洋老子耽秋吟,黑窑厂畔曾登临。

矶上严城晚吹凉,淩风壮观补重阳。


柳仍婀娜秋生色,荷已离披水吐光。


风动白波寒楚佩,梦回青琐在江乡。

幽人门巷冷如冰,使节光华肯再登。


今夕青灯话三馆,明年何处说庐陵。

十月风霜动,篱边菊始黄。


从来司历过,失不闰重阳。

自酹黄花酒,心酸苦泪零。


常时爱鸣雁,从此不堪听。

曾侍灵芝九日觞,登高从此共凄凉。


故乡江外烟波阔,上国云中道路长。


世事祇催蓬鬓雪,秋风不减菊花黄。

秋来常苦客飘蓬,身羡归鸿飞复东。


欲问江南是何处,乱山扰扰自无穷。

孤城幽谷晚烟重,事绪无过与此同。


寒夜独吟风静后,扁舟应宿月明中。

九日独登城上台,南山望尽祇尘埃。


黄华虽富纷纷菊,绿蚁谁同滟滟杯。


时节独催双鬓雪,利名还见此心灰。

一年秋色垂垂老,九日寒花处处同。


落帽何人羞短发,危台向晚易高风。


黄云万顷峰峦下,白雪几声宵汉中。

天涯霜露羁离久,海内风尘归思赊。


万里穷途双白鬓,一尊浊酒对黄花。


频年奔走哀王粲,落日登临忆孟嘉。

符公寄郡理,犀刃不可触。


白昼庭无讼,一切就整肃。


秋风九月凉,闲暇顾僚属。

倦客飘零若转蓬,一尊深念菊花丛。


马蹄踏处黄尘起,费尽天涯落帽风。

信步攀跻感旧游,寒烟衰草思悠悠。


西风白发空惊老,晚节黄花独耐秋。


宇宙几人欢喜饮,江山一片古今愁。

老气横吞万里秋,不堪白发对人羞。


一枝黄菊无情极,冷看西风卷客愁。

每逢佳节倍思家,独倚高秋感物华。


莫被黄花瞒醉眼,满城风雨是天涯。

一江环抱四山围,酬节追欢剩费诗。


雁影不移云尽处,秋光都在雨晴时。


当年玉树人何在,明日黄花蝶岂知。

何处龙山事不偏,晋王祠下水浮天。
参空铁树三千丈,刻石名臣五百年。


歌浩荡,酒如川,暂陪珠履对风烟。

晨集颖江渚,列席当蕙边。


斯亭信显敞,翠岭带澄川。


潮驾宜城步,山积司空原。

高树围前射箭时,小书楼上共题诗。


扬州灯火京城夜,独立秋风有所思。

秋意生香簇绿云,土膏栽满石头盆。


谁怜白发人千里,独对青山酒一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