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城隅渌水明于昼。
烟霭笼晴兽。
无恙是黄花,不奈西风,吹入征衫透。

高邮雄镇控南淮,野水苍茫没草莱。


独立自怜云物好,隔船遥见菊花开。


燕山秋色余金狄,塞上悲风接玉阶。

古郡裁仪自太平,百艘初奏夜严声。


渔挝鼓史催三奏,龙角单于动五更。


岸柳青烟留帐饮,堤莲红焰耿纱明。

西风吹著白髭须,嘉节催侬老道涂。


无菊傍篱真漫与,有松扫径故应芜。


登龙路近心谁赏,戏马台成足已瘏。

何处山无九日花,故人相遇即为家。


君方去着风前帽,我已寒如露后葭。


久闭柴门陶岁月,晚凭儿子送生涯。

闻道西征使者来,满城风雨菊花开。


唤回乌帽千年梦,惊倒龙山百尺台。


病叟旧疴初去体,元戎新酝恰浮醅。

使君千骑踏清秋,乞与他年说胜游。


自有名山无此客,痛湔遗臭为吾州。


野人已毕三时务,老子聊宽一日愁。

经世事日远,独往奈婆娑。


两途一未遂,痛饮复高歌。


往者长已矣,黄山郁嵯峨。

复岭参差意出群,行人遥指两将军。


黥彭只么空山老,不向中原早策勋。

青林浅濑密萦洄,唤作兰亭载酒来。


忽听江深发鸣橹,始知身是罢官回。

篮舆出郭转墙隈,欲老芙蕖尽意开。


天气已凉犹索热,官身得去未忙回。


舟行何物非诗句,病后无情是酒杯。

客子沙头饮饯时,美人溪上正题诗。


栗斋寒尽相思早,竹阁春闲拜赐迟。


别后著书逾汗马,闲中读易见灵龟。

瑞叶嘉禾亦旅生,琼田十顷足丰盈。


色侵粉面人争羡,香入奇熏心自清。


宝盖缉成双缟带,筠笼采尽万琼英。

作意登临快此生,爱花莫惜酒杯盈。


水沉风味香仍远,冰雪肌肤韵更清。


名字不须联十友,品题犹赖有三英。

此花亦是可怜生,刻玉融酥万数盈。


素质更兼秋色静,幽香暗逐晓风清。


不须篱菊浮纤蕊,好学官梅缀落英。

天遣奇花择地生,为怜体素更轻盈。


一天秋色风光好,十顷寒香露气清。


不特炉熏资剩馥,最宜宝髻缀繁英。

殷勤饷酒山中客,独酌遥知懒独登。


一片闲云如可爱,清时谁曰味无能。

去冬十月已飞雪,於潜满县层冰结。


空斋老树号朔风,客枕欲僵衾楮裂。


主人犹有酒浇愁,旦起相呼相暖热。

九峰庵上雪中眠,夜半寒枝落枕前。


虚旷益知身老大,静深惟觉梦清圆。


山围漠漠无通路,田缺幽幽有暗泉。

春风池馆水溶溶,杏浅梅深柳意浓。


拄杖横皋穿麦垄,倾壶中沚见云峰。


有来好事能同适,尽把闲吟不自供。

西风吹我上危台,鹤驾仙人跨海来。


虽少菊花犹破帽,既多枫落合倾罍。


玉溪净泻秋容淡,灵岫森罗夕照开。

山头跨鹤旧登台,今日那知我独来。


忆昨儒先追杖屦,因尝乡老共尊罍。


呼儿且伴闲身健,好客何由笑口开。

年年羞插菊花游。
华发不禁秋。
此日遨头寻胜,消除万斛清愁。

吹鼓打笛农祷雨,都道小禾迟者乾。


高邙之田已如此,低洼晚稻难更看。


官司只怕放苗头,田里岂但糊口忧。

钱塘祷雨上天竺,大士往来烧宝香。


支郡神祠亦照答,自鸣山出气苍茫。


风投襟袖带衣宽,短发重搔为整冠。

稻田陂水菊花天,新筑轩窗醉酒边。


情味故人如昨日,襟期闲客又今年。


沉思节序俱同梦,剩赏风光甚欲仙。

中秋过了重阳近,不是骚人爱楚词。


钟鼎山林元自若,精神心术复谁知。


长江湛湛吹枫叶,三径皇皇把菊枝。

薄寒中人秋气清,山能高绝水能平。


独怜佳节迫吹帽,谁可东篱嗅落英。


尽道诗家有昌甫,每逢胜处说渊明。

风光流转又重阳,午梦初回意愈伤。


时序肯随人境异,江山空对晚天长。


年华冉冉秋将老,物色班班菊自香。

酒不沾唇菊又华,荒苔何处落乌纱。


微官汩没其谁问,多病尪羸只自嗟。


山绕层城明落木,江连孤屿涨平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