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入江水稍决,霜降未可涉。


颇闻往来人,出门即舟楫。


前飞惊鹭远,下饮垂猱倢。

俗驾不可到,有地岙中小。


回回别涧通,宛宛连岗绕。


人家陵谷暗,不见旭光晓。

清晖泛悠悠,东与班溪合。


菱叶间荷花,风来秋飒飒。


久行愁寂寞,忽有人烟杂。

危梁渡清濑,逶迤入前渚。


犬鸣树蒙茏,烟景暗虚聚。


雨中耕叟歌,月下归人语。

石洞篝火入,石室敷床居。


白云开层巅,上有丹霞书。


神仙不远人,但使粗秽除。

密筱覆埼岸,石穴黝而深。


居人负薪归,驻听风水音。


回看莲花峰,霭霭生夕阴。

山折水暂旋,山开水仍往。


东陂汇初成,秋色弥然广。


碧萝花茸茸,月映石壁上。

殿中初未仕,高节振衰谢。


读书在兹丘,萧然竹间舍。


王来有深言,留宿山水夜。

欲知溪流长,百转来越峤。


舟行安能极,岚路入斜照。


清景不足娱,昔人岂辞诏。

老王乱青冥,皇天夜遗蜕。


馀骨散九州,头颅此焉寄。


人视万劫馀,天意一夕计。

翠盖高牙停曲径,仙宫广乐导清游。


风传短吹音还绕,山夹回溪影自流。


关尹预占函谷气,桃花故引武陵舟。

冷落丛祠晚,回斜狭路赊。


平荷留夜雨,惊鸟过邻家。


云暗重重树,风开旋旋花。

莫问神仙定有无,地灵断不著凡夫。


我来便觉芒鞋好,飞上前山不用扶。

鹤怨空山久勒文,买船又访武夷君。


一声铁笛不知处,但觉满身生白云。

掀蓬仰看玉峥嵘,借得渔船一日晴。


九曲水穷山雨急,老仙于我岂无情。

九曲池边第一开,舣舟同赏尽高才。


弯流自得黄河势,怪石应从紫阁来。


尘外恍迷仙境界,竹间深有古亭台。

刳地决洪波,深流隐木鹅。


樯高帆系锦,堤暖柳藏河。


泰甚心方兆,颠危念则那。

广陵春欲归,九曲池先暖。


积雪未全消,流波已全满。


宫城落乔木,岸竹排纤簳。

九曲涓涓始滥觞,潆流似我九回肠。


江湖一念能忘得,曲曲还倾九百缸。

缥缈烟霞曙色分,蓬壶玄圃只徒闻。


丹崖倒射潭心影,锦浪初生水底纹。


合有仙灵藏蜕骨,宁无富贵等浮云。

越调隋家曲,当年亦九成。


哀音已亡国,废诏尚留名。


仪凤终沉影,鸣蛙祇沸声。

石渠何蜿蜒,地迥泉常涸。


何如观秋澜,滔滔赴东壑。

晨出广陵城,气候喜晴旭。


生烟织前林,杂英纷满瞩。


长河理轻舟,宾朋偶相逐。

新穿九曲望时霖,水到渠成病已侵。


见说小舟穿柳岸,那知清涨入桃林。


五旬药裹长经眼,几日荷花复赏心。

忽忽光阴转,骎骎华发添。


迹陈三可叹,心赏四难兼。

紫缦红裀事有根,绿函金锁蜕犹存。


无缘得到千岩顶,试问而今几代孙。


汉祀昔曾陈玉脯,晋人方始识桃源。

薄暮到名山,山晴似放颜。


白云依洞宿,明月伴人闲。


石立孤高节,溪流九转丹。

水调新声尽,池荒遍绿苔。


晚云疏远树,野色上高台。


径草闲能碧,篱花寒未开。

九歌曰:我所瞻兮尽仙亭,溪流九曲山鸟鸣。
灵峰之上云英英,轻盈杖屦等鸿冥。


谁可与同猿鹤情,荷锸相将日斫苓。

八歌曰:我所瞻兮到并莲,溪流八曲水潺湲。
钟鼓楼台步列仙,月明环佩声珊然。


谁可与同学慕禅,笠子临流枕石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