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争巢野鹊噪木杪,得友黄莺栖柳阴。


都与老夫供一笑,笑他禽鸟亦劳心。

学道志云霄,自然尘念抛。


雨宽琴上线,风响树间瓢。


果熟供猿食,松高任鹤巢。

扶胥几许频声意,黄木空流水一湾。


何处此杯偏放手,百年青眼细看山。


浮生向老输钳口,黑发逢秋未腆颜。

城依涨海昼阴阴,画戟千行幸一临。


硗埆田畴生意少,萧条编户野茅深。


等闲举目横秦望,几许攒眉动越吟。

空阶木叶摧璆琅,火流坤位银河光。


当庭兀坐情默默,爽气透入罗衣裳。


罗裳寸裂犹可结,百忧耿耿那堪说。

阳回玄籥葭灰浮,春幡迎春椎土牛。


韭黄苣紫罗春羞,柑酒满泛玻璃瓯。


青帝隔岁始一反,啼破莺声娇睍睆。

空庭愁寂一蝉鸣,斋阁阴阴夏簟清。


鸟背送回残照去,林梢看得晚凉生。


归鸦映水缤纷黑,斜月穿帘点滴明。

秋风呜咽,正开帘处,徙倚人怯。
深云渐涌天际,又惊雷起,凉尘吹叠。
远树萧萧弄晚,更寒响凄切。

明日天车始建寅,今朝犹是去年人。


江城半夜传黄纸,嘉定新书下紫宸。


山雪多情来送腊,湖波著色去迎春。

幽云敷层霄,狂吹趣阴霰。


氛霾互黤黮,雨雪事交战。


弥空始糁屑,降地旋削片。

莺脰湖平好看山,鲒踦亭远莫凭阑。


帽沾江雨晓须湿,袖举海风秋臂寒。


天上仙槎来八月,云边商舶去三韩。

日高荒庙掩双扉,杉径无人鸟雀悲。


昨日江潮起归思,满窗风雨觉来时。


何堪身计长如此,闲尽炉灰却是疑。

好事东君不惮劳,点妆梅柳见才高。


尽输好景资元日,故遣清赍属我曹。


锦绣忽贻新笔墨,琼瑶无以报瓜桃。

昨夜风吹茅苇纷,今朝急雨洗崖痕。


山山霞没江喧枕,树树鸠鸣云到门。


隐几真心开暝照,翻书老膝痹危蹲。

灯暗文书隔縠罗,寒攲竹枕倦吟哦。


本来无事消魂得,作意撩人奈雨何。


二十五声秋点冷,百千万绪客愁多。

平生漫浪老清晖,却扫丘园属少微。


世乱伤心青眼旧,天涯流泪白云飞。


羁愁只忆中山酒,贫病长悬子夏衣。

午枕睡方浓,雷车殷地雄。


弹丸屋瓦坠,云散马牛风。


神物聊相戏,惊心未解空。

百蛮降伏委三秦,锦里风回岁已新。


渠滥水泉花巷湿,日销冰雪柳营春。


何年道胜苏群物,尽室天涯是旅人。

秘阁清严接观台,九重佳气护蓬莱。


宫墙树近莺声度,金水芹香燕子来。


行傍朱阑吟细雨,坐分瑶席绝浮埃。

十年此地几经过,数点渔灯起棹歌。


今夜满天喧鼓角,隔江帆影战船多。

久雨相连伏日,太阳初变炎天。
绿槐绕屋未鸣蝉。
浴罢新携团扇。

丹明翠腻走峰峦,独坐茅庐咏硕宽。


石触溪声喧夜枕,云分树影落朝盘。


浮屠鼎立频经乱,编户星稀渐得安。

多年草木未芟除,野豕山獐走傍庐。


三二吏曹来捧牍,几回客枕罢观书。


秋江潮涨霜飞晚,暮霭鸿征月上初。

湿云宿树暗楼前。
潮上绿苔砖。
烟雨满江天。

甘泉烽火到长安,阙下衣冠立马看。


北转储胥刍粟富,西来骠骑雪霜寒。


观兵帐外期超距,拜将庭中议筑坛。

关塞秋阴暗白登,飞狐道上羽书仍。


云屯汉卒徵三辅,风急胡笳过七陵。


暂向太原称薄伐,已知吉甫佐中兴。

朔气初飞万树霜,惊传胡马过渔阳。


从军岂乏三河少,度漠曾招六郡良。


鸣镝月寒窥雁塞,射雕云暗散龙荒。

箕子朝鲜僻,蓬丘弱水宽。


儒风通百粤,旧史记三韩。


邑聚从衡接,民居质朴安。

向晓登楼凭小栏,萧然归兴在江干。


痴儿未了公家事,且把云山子细看。

怒号通夕搅空虚,好梦那能到玉除。


枕上泰然无一念,只愁雨滴架中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