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茅栋山楹抱曲池,孤怀终日此忘归。


生平方寸无机械,庭下群鸥且莫飞。

尽昼山楹坐,居然外物身。


野葵能向日,怖鸽解投人。


万萼融朱蜡,平芜识绀茵。

春星隐隐匹匏瓜,日上青衣转绛霞。


拾翠误连书带草,避人偷折射干花。


鸳鸯也解栖胸锦,蜥蜴何劳养臂砂。

天宁寺里老藤枝,云板放参迟。
南湖烟水浮千顷,疏愣畔、梧蓧参差。
麈尾能谈五觉,橛头同访三支。

朝曦初上绮疏红,摇竹一帘风。
草堂词好丹黄竟,添幽思、檐马丁东。
解语人如鹦鹉,惊秋客似梧桐。

风波无恙且归耕,闽峤正秋清。
径边松菊缠芳草,春常在、南国霜轻。
荔子红垂古驿,榕阴绿满重城。

东风不吝冶游天,满路掷榆钱。
春衫一队寻花去,是谁人、撇下钗钿。
独有紫衣年少,画图无此神仙。

柳塘居处,方壶道号,汪姓莘名耕字。
欲将丹药点凡花,教都做、水仙无计。
家中安石,村中居易,总是一场游戏。
永和九年暮春日,兰亭修禊群贤集。
含毫欲下意已先,媚日暄风佐摇笔。
当时一笔三百字,但说斯文感今昔。
津木始凋霜,溪梅已飘素。
河山自殊方,景物宛如故。
悠悠川陆行,日日年华度。
南景所陈诗所须,彼无尽藏入吾储。
百川送海成其大,万窍迎风受以虚。
敏则有功鹰得兔,劳而无怨獭求鱼。
诗肩重与毂尘摩,旁县孤村邀我过。
晏昼江山开调远,晴宵星月照临多。
眼为幻使不由我,心与空俱无复它。
棘篱围败圃,石桷盖倾墙。
人缉蕉为布,家储蔗作粮。
断桥铺以竹,全木听成航。
画手何须觅范宽,有人楼上倚栏干。
琼田玉界三千顷,野鸭飞来不道寒。
柳黄鹤袖桃花裙,钗梁砑金光射人。
颜如花红语如燕,气态直与春争新。
出门心事多于草,愁满双蛾为花恼。
禁门留骑吹,内省正衣冠。
稍辨旗常色,尚闻钟漏残。
九天炉气暖,六月玉声寒。
西风日夜吹,万木共离披。
近甸新晴后,高人得意时。
暂闲心亦泰,论道面难欺。
一醉宁知百丑彰,当时意气自洋洋。
朝来酒醒回看醉,恨不人前把面藏。
卿云英英,出自方东。
絪缊之组,昭回有融。
君曰自帝,臣曰自君。
停云初隮,曰维在南。
彼美怀人,实民所瞻。
诡随不克,正直是肩。
林木无声雪色残,一枝晴玉倚琅玕。
双禽何处栖来晚,重拂金衣度岁寒。
缁衣轻拂桂香清,终日间关学巧声。
不是趋时弄喉舌,朝阳要共凤和鸣。
琼枝花发雨晴初,林雀衔虫哺小雏。
食处饥肠虽暂饱,衔来物命肯怜无。
京兆多情世或羞,那知山鸟更风流。
双眉画得天然美,肯向东风媚白头。
溪头昨夜水没矶,细雨漠漠暗斜晖。
丫环三五隔溪女,唱歌撩乱摸鱼归。
夕阳半落红犹在,寒月初升白未匀。
流水孤村天欲暮,颓檐败壁野无人。
雀衔遗芥营巢急,蛛绎新丝织网频。
山涧雨初收,涓涓水乱流。
树根一片石,童子坐牵牛。
百舌在墙廉,其子在墙阴。
他年汝哺儿,方识父母心。
百舌在墙头,其子在墙根。
飞飞拾虫蚁,哺之何殷勤。
百舌在墙东,其子在墙西。
纵有反哺日,那得如哺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