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一念遗孤一怆然,心旌无日不悬悬。


潞阳二月河冰解,定买吴侬燕尾船。

人海茫茫万仞山,健夫争赴碧岩端。


跻攀分寸不得上,始信文场蜀道难。

至公堂下鱼鳞屋,丽正门前蜗壳居。


三百英雄来献赋,是中应有马相如。

黄流玉瓒荐馨香,九庙神灵降百祥。


一部云韶导仙驾,归来朝贺坐明堂。

春王朝会大明宫,祝栗鱼蛮四海同。


至治元年调玉烛,和风甘雨看年丰。

晓日云冠缀彩珠,龙颜如玉映康衢。


大官门外停天驷,群辟翱翔侍步趋。

旧游吴质报音初,老大衡门物态疏。


明月频悬千里梦,十年始得一行书。


溪边拄杖寻鸥往,竹下幽亭载酒如。

中丞家住雁门边,破虏功高在少年。


出塞惯骑胡地马,渡辽还泛汉楼船。


黄龙戍外书千里,玄兔城头月几圆。

牢落悲吾舅,东山合就耕。
暮题颜远句,遥寄渭阳情。
草屋营寒事,沙田足晚成。
北风一以厉,雨雪何漫漫。
江湖莽浩淼,周道阻且艰。
故人在千里,寄我双罗纨。
都门三纪挹风流,想见今来雪满头。
云里忽传鸿雁札,山中近隔薜萝秋。
怀人仲举应悬榻,傲世元龙自倚楼。
徙倚步中庭,仰见飞黄鹄。
黄鹄自何方,遗我一尺牍。
开牍见所钦,慰借温如玉。
尺书劳问大江滨,赤日红尘老此身。
贫似庾郎惟有韭,归同张翰亦思莼。
已营织畚栖山宅,还约扬帆渡海人。
湘皋风雪信来难,两度椷书岁欲残。
大令白纨曾在卷,中郎黄绢几回看。
鹿门汉上家虽远,马牧汧山老自安。
虎踞城边雁未还,远传歌吹入燕关。
十年出佩扶阳印,九命趋归太尉班。
幕府重沾新雨露,鼎门能记旧河山。
婆娑偶寄漆园间,荒径苔深颇似闲。
公事只堪对流水,宦情吾自有青山。
窗中蝴蝶频支枕,松下楞伽一掩关。
何事因人复远游,芦花枫叶水悠悠。
归帆破浪船为马,戍角吹霜月似钩。
断木已甘沟壑辱,冥鸿犹恋稻梁谋。
岭云晴锁戟枝寒,善病时闻独禁酸。
峻阅已承三世诰,殊恩应授两仙丸。
笼中物已容溲渤,枕上师犹问锜兰。
久卧堪忧巷,惊闻不灭书。
高风五柳外,深意八行馀。
努力邀加饭,相逢约下车。
蒹葭霜色满郊荆,江鲤南来为寄声。
伏枕山山明月夜,开椷字字故人情。
千秋藻鉴推元礼,五岳名游忆尚平。
自述高阳旧酒徒,劳君片刺问芦菰。
忧时合上山公启,请乞虚传贺监湖。
名字中原长借客,赋才江左让潜夫。
书邮悲万里,今日喜逢君。
鸟道犹堪画,猿声不可闻。
缄题疑带雨,宪府若连云。
萟苑风流几弟兄,握中谁更擅连城。
淮阴信是无双价,骠骑何惭第五名。
倚马向曾操健笔,挥戈今见夺前旌。
自从诸子各离居,门外蓬蒿掩敝庐。
乐饵仅扶皮骨在,世情应共鬓毛疏。
愁肠未理三冬业,空谷宁投片字书。
高馆华灯夜夜过,竹阴萝月醉颜酡。
飞扬竟付尊前发,涕泪翻从别后多。
莫笑酒狂辞入社,虚教谈辨有悬河。
臈近山梅欲放时,看花无地不相思。
愁中乍别怜三月,江上何缘寄一枝。
肝胆自销尘客梦,风云应共故人期。
下水关楼张别宴,别来惟是寄双鳞。
近缘荒政须藩乐,趣办舆梁为济人。
歌罢贯珠收画扇,舞停回雪卷文裀。
悠悠我之思,东里陈惊坐。
更阑梦持环,昼永心摇纛。
一春苦风雨,我困南山饿。
落叶掩萧关,幽禽自往还。
窗分遥岫绿,人共白云闲。
秋老诗怀减,囊空酒兴悭。
风雨犹关梦,江山不隔心。
宁无疑信意,未得吉凶音。
岁月催人候,春秋得趣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