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英贤济济,聚首一堂。
商榷疑义,剖晰毫芒。
凤毛麟趾,规圆矩方。
大明中天,千载一时。
无参意见,无涉支离。
卓彼先觉,示我良规。
先立其大,在识本心。
时时默识,海里寻针。
把柄在手,点铁为金。
父母生我,耳聪目明。
能思能索,手持足行。
至道难闻,宁虚此生。
不见雪蓬久,今见雪蓬屋。
图书留四壁,白驹贲空谷。
高风人去远,遗响振林木。
运当明盛际,芸馆傍江开。
济济名家彦,泠泠白雪才。
赋堪云汉丽,剑拂斗牛回。
白鹿真传万象收,仁山屹屹壮观游。
昌期今启人文地,间气时钟海上洲。
四壁灵图常作锦,千岩珠树匝成丘。
高茇丹崖淑气收,宦游犹胜赤松游。
飞轩隐结朝诸岛,曲槛纡回带远洲。
中镇七星为泰岳,南宾五岭作蓬邱。
胜地桃溪敞陌头,南山佳气蔼亭楼。
风传竹韵笙簧奏,波漾霞光锦绣浮。
豹变泽文看紫雾,仙才丛桂想千秋。
洞口桃花下碧池,淩云赋就及当时。
甘棠仰止垂高荫,文运新兴政在兹。
寻幽郊外到桃溪,翠荻垂萝景物齐。
瀛海有人摇采笔,气吞云梦跨虹霓。
一入名山海宇宽,故人清夜此追欢。
闲来杖屦林为藉,兴远烟霞箨是冠。
百道飞泉风更急,满庭残叶夏偏寒。
参差台阁瞰瑶池,赢得长杨献赋时。
玉手芙蓉秋不改,风流牧伯憩昭兹。
桃阴掩蔼映清溪,玉署香浮碧汉齐。
可是仙才留副墨,若为多士吐虹霓。
大江西汇古龙洲,洲上云津何处求。
抱膝几人曾偃蹇,遗书万卷足风流。
邦家霖雨寻常事,嘉定文章三百秋。
精庐重构傍南墩,乡里衣冠重德门。
四面好山流翠近,百年乔木向春繁。
曾闻藜杖干星象,剩贮芸香待子孙。
太史藏书地,惟怜古树存。
草深穿讲席,水长绕梁门。
满目城云动,伤心竹露繁。
晨昏二十四敲钟,声彻前峰并后峰。
沙井地多异,华林景最幽。
溪声常到枕,山色正含秋。
树密苔封径,庭虚月满楼。
不到兹山又十秋,欲题名字记重游。
转头前日梦相似,拭目诸公墨尚留。
俗里尘埃随酒却,淡中生活为诗愁。
文明尊北极,孝友播南昌。
礼法儿孙睦,雍和道路扬。
地灵浮喜气,山近接岚光。
庵中一老颠复颠,髯自外来仙乎仙。
松关静掩闻剥啄,磔磔惊去幽禽翩。
诗清韵彻上方磬,茶甘味品中泠泉。
唾绿流澌清泚泚,明妆奁镜窥西子。
绛衫红袖书帏纱,竹外渔娃三两家。
大罗天上探花使,爪痕鸿雪聊栖止。
虚堂远尘累,乐地几朋来。
游息无非学,文章亦见才。
经行黄叶下,取次碧筠栽。
荒院重开地,周庐益美轮。
吾衰期复古,道在信传人。
乔木能无恙,今居必有邻。
翼轸南星曜玉河,图书座上列星罗。
大江灏气菁华聚,终古奇才抑塞多。
十子早腾都下价,九秋争唱吨中歌。
有明熹庙壬戌科,先公典试人材多。
漳浦黄公出门下,匣开虹见腾太阿。
海南砚果读书种,凛凛气节坚不磨。
昭明文藻炳千秋,遗迹人传山半楼。
陵谷几迁尘世劫,云霞忽涌海中州。
枯枝得气萌芽茁,良宰培材俊秀收。
古社今衔署此君,关中特立振斯文。
沂公惜字崇前圣,朱子传闽证夙闻。
地薄西南雄学海,堂开左右庆连云。
吾生嗜游眺,登陟屐几两。
压脑萝葛扪,罥足蒺藜掌。
遇淖时灭葭,遘雨即衣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