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二纪身陪献纳班,今朝始得拜金銮。


袅蹄范铸分天馥,鲛织开奁荐月团。


奎壁近沾琅钮湿,斗牛直射宝光寒。

曲廊青琐午阴迟,一朵红云拥缉熙。


便座询猷亲帝问,近珰承诏引朝仪。


小臣曾是鹓鸿旧,夙幸还瞻龙凤姿。

早禾登架晚禾青,雨后官塘处处平。


山马未明行木彴,水牛亭午卧深坑。


人家总在林间住,生计惟凭陇上耕。

野外篱边烂漫香,晚风孤影弄霓裳。


飞花满地无人管,却趁春泥上燕梁。

十亩寒林一树梅,自妍自笑已堪哀。


朝来更被风吹却,拟遣春从底处回。

叹兄龌龊身全老,喜弟生狞脸正童。


色要如童长不改,学须似老始多功。

肇开元圣千年学,曾是吾家七岁童。


门户只今须自力,诗书排日看新功。

满地霜风吹晓色,荒寒犹有菊枝香。


不知篱外舆篮入,正尔亭前扫叶忙。


急取绳床坐夫密,旋寻酒盏引而长。

斋楼之名散庵立,时哉时哉贵翔集。


训行处仁要领会,德成胜非由所习。


眼高四海远者远,知效一官急者急。

社瓮同倾酒易深,留连风雨为沉吟。


兴言大抵多怀旧,何事如斯直至今。


下榻新窗还抵掌,扶舆旧隐只关心。

饮亦微微醉,归来睡思浓。


身形方放脚,鼻息自填胸。


熟美可嫌老,轻安只益慵。

饭了小园间,乘晴享此闲。


因行扫黄叶,随意看青山。


取径嫌林密,为基惜地悭。

蛾眉班卷戴花回,遥望君王玉色开。


画楯诸班谢茶酒,尻高首下一声雷。

十七年间作外臣,重来三日齿嘉宾。


天颜不减当年泽,点检同朝共五人。

再坐犹馀四屈卮,筋驽肉痹股生胝。


侍臣醉饱皇欢洽,更看终场角牴嬉。

蹴鞠寻橦列广庭,吹丝按竹布前荣。


卿郎朵殿浑无见,只听时时万岁声。

有次鞭鞘陆续鸣,赭袍当殿万簪缨。


群臣拜舞分行坐,十味肴羞酒五行。

严妆列卫启宸居,百辟滔滔若贯鱼。


后幄宰臣先奏事,犹随郎从立前除。

珂伞摇心梦不成,忽听吏皂放衙声。


吹灯拨火供晨粥,趁到皇城恰六更。

风来无限思,雨过有馀凉。


眷彼君子心,漪漪在沅湘。

日日对此君,攀挹非细故。


为问辕下驹,何如辙中鲋。

叶叶舞清风,梢梢漙白雨。


此怀谁共赏,山中有巢许。

娟娟春前花,袅袅风前柳。


独有此君子,可为岁寒友。

缅惟潇湘江,千里遥相忆。


何当守一枝,与子期深密。

众木摇落时,此君特苍然。


节直心愈空,抱独全其天。

落落不对俗,娟娟净无尘。


缅怀湘渭中,岁寒时相亲。

我以墨为戏,翻因墨作奴。


当年若卤莽,何处役潜夫。

挺挺霜中节,亭亭月下阴。


识得虚中理,何事可容心。

轻阴护绿苔,清风翻紫箨。


未参玉版师,先放扬州鹤。

东山月生光,照我庭中竹。


道人发清啸,爱此茕茕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