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若为锡尔类,不独善其身。
既念化家室,还思遗子孙。
怀哉送舅氏,曰至渭之阳。
念母如存意,悠悠寄二章。
伐蒲君父命,校者是吾雠。
披直寺人耳,锄麑信有谋。
姬泣贼由子,子辞必罪姬。
为忧君不乐,宁死莫君知。
我母亦君母,吾翁即若翁。
分羹何太忍,请质可堪从。
岂其伐与国,独不命先君。
想得还师去,难堪此语闻。
孝子身终者,非终父母身。
武公年九十,戒我尚谆谆。
嘉汝故锡汝,非将玉展亲。
克昭乃显祖,追孝尔文人。
无食又无衣,逐儿安所之。
不辞履霜苦,犹谓罪当笞。
为尔有令德,存心孝且恭。
推之施有政,往矣尹兹东。
勿云服父事,不敬亦无伤。
元恶与大憝,邦刑自有常。
为怜季有子,逆探父传贤。
断发文身事,诬哉司马迁。
子则欲其孝,人皆有是心。
如何武丁圣,却使子忧深。
当知元与凯,不出孝而忠。
能举十六相,斯为舜大功。
天性生虽具,人伦教可无。
往哉亲父子,汝契作司徒。
参宁杀人者,三至尚逾垣。
叹息子闵子,孝哉无间言。
夜直藉稿寝,入朝徒跣行。
虽知迫明诏,可惜欠陈情。
视膳子之职,何须自执炊。
闲将心比并,合是手成持。
忍以证羊故,而云我直躬。
那知为父隐,直故在其中。
陶公宴参佐,限极每欢馀。
忆与亡亲约,凄然不敢逾。
不复问无违,只应懿子知。
尚愁人不省,以礼告樊迟。
只是见忠节,何曾省孝诚。
唐宗休叹息,犹未识真卿。
【其一】
普韵连天风月和,大千沙界一音闻,妙契非声能几个。
【其二】
君不见,日面金仙如月面。
见非是见见无能,霜天月映琉璃殿。
菊酒花糕作重九,故人书来笑开口。
江湖浩荡羡沤翁,泉石支离怀鹤叟。
沤鹤相逢各启颜,长安念我太清孱。
前游曾未半年违,忽已萧条封夕晖。
绝似鹤归千岁后,人民城郭总依稀。
平原日落已黄昏,投宿荒村早闭门。
四野哭声听不断,几家剪纸夜招魂。
田园万顷尽荒芜,瓦砾盈场到处俱。
惊心怕见劫馀尘,满路腥风最怆神。
多少髑髅抛道侧,不知是贼是兵民。
不作漳滨卧,年侵血气衰。
据鞍思少壮,揽镜叹清羸。
有病方求艾,无营莫问蓍。
不讥飞燕在昭阳,但托流莺满建章。
狗监若逢杨得意,何妨持此奉君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