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诏出甘泉总六军,渡泸深入建元勋。


旌旗动地惨遮日,金鼓震天寒搅云。


鉴战折冲貔虎阵,先声靡拉犬羊群。

冷浸乾坤影荡摇,狂澜万古自滔滔。


游风欲动雪还沸,淫雨不收天更高。


留取蛇珠弄明月,乞持虹钓拂神鳌。

秋草萋萋送别频,宾鸿应识宦游人。


一官到处青山在,万里回看白社贫。


筇竹高低逢玉案,滇人老幼候云津。

十载汪居士,相看各皓然。


见闻成异代,悲喜但随缘。


幸有吾师在,还生子弟怜。

东风满目悲春草,使君远涉滇南道。


万碛千山路眇绵,车烦马顿人愁倒。


阴洞生狞白象牙,古崖错落槟榔花。

京国逢君更送君,浮生离合类浮云。


长才出众仍为郡,久别生男已解文。


滇巂苍山酬旧约,循良青史继前闻。

东吴陆氏古称雄,今日君家迈古风。


父子弟兄纡紫绶,麒麟偏在一门中。


与君作宦汉西京,十载追游畅性灵。

爱言干将器,利刃能吹毛。


武昌盘错地,断割手不劳。


尽令十万家,同口兴歌谣。

世外相投制锦中,交情即不与人同。


鹤翎出洞书常到,月影临山意每空。


渐觉官高侵北斗,可因神骏恋西风。

美人为政在罗浮,晋擢云中道更优。


已饮云霞窥宝箓,馀看经术羡中牟。


半帆峡水波争远,匹马江亭路正秋。

柱史苍惶又左迁,滇南藩幕暂栖贤。


翱翔倏见垂风翮,拂乱宁知非福田。


渔笛迎船家在眼,夷笳吹月岭横天。

空洞远万里,佳景萃其南。


縠纹波似染,螺髻花群簪。


紫芝鲜最馥,青棂坚直甘。

大侯秉钺行天讨,戎幕论兵职匪轻。


势若摧枯狂虏灭,文无加点捷书成。


日随赤舄纡高步,身附青云致盛名。

望断南云山万重,嗟君此去逐飞鸿。


扁舟夜载琵琶月,短鬓凉吹芦荻风。


梦入碧鸡泷树合,路经铜柱瘴烟空。

尚书接武蚤相知,令弟才华老更奇。


拜命一朝辞帝阙,束书万里赴滇池。


柳边问驿云藏树,花底看山酒满卮。

成都贾客向人语,黎州多风杂多雨。


雪山万古长不消,山下四时风气暑。


竹林西畔是云南,不论冬夏披毡衫。

才整朝簪拂岭岚,又骑骢马出滇南。


足轻万里心何壮,法本三章老正谙。


金齿儿童迎宪节,碧溪山水落诗函。

花拥长安惜共看,人生离合最无端。


明时再幸陪鸳序,正学多闻祖豸冠。


笑我少年今亦老,重君清节世应难。

禁钟晓初歇,骑出城东门。


惜君有远役,相携荐芳尊。


君本琐闼彦,忠言动天阍。

烦写新容出镜台,少年衰陋本中材。


远人若问程宫讲,应诧君曾识面来。

行人无奈歇征骖,尽与朝绅接笑谈。


他日重逢知未老,内庭供奉亦何惭。

昆明池水隔天涯,万里西行喜过家。


莫叹青毡清似水,文风今日似中华。

别浦芙蓉秋正酣,一官随牒向滇南。


幕开宪府冰霜共,名列铨曹雨露覃。


徽岭便邮看路入,僰人重译待庭参。

才骑骢马隔春回,又领除书远赴台。


万里王程劳跋涉,十年交谊重裴徊。


即看宪府威声起,曾是词林教养来。

六龙驾上春如海,喜沐恩波下九重。


弦诵洋洋声彻夜,冰壶皎皎月当中。


形名定国谁称屈,家学横渠独得宗。

神骏长驱出傅岩,洗尘梅雨弄微纤。


春容薇省花开锦,秋色滇池水赛蓝。


使节高风来竹马,恩波浪暖起春潭。

陈君家住锦江里,居傍好山千仞起。


钟灵孕秀在斯人,少小留心事经史。


一从领荐上神京,成均肄业超群英。

徐君冰雪姿,早岁承恩光。


日近明圣主,接武鹓鹭行。


豸冠自巍峨,绣斧何辉煌。

马蹄蹀躞望乌蛮,世事茫茫道路艰。


食禄有方怜独远,忧时无术笑谁顽。


侵垣月向薇花冷,动幕风清燕子闲。

三月都城日日风,尘埃不见小桃红。


青山满目看行色,一雨朝来只为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