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先亲膝下共游人,孤影飘零只我身。


今日再来如隔世,泫然衰泪落江滨。

石漏摇空一片天,月岩之号古相传。


孤轮高洁谁为比,老树婆娑亦宛然。


山碍不容千里见,崖侵常蚀二分偏。

日光玉洁千峰立,快雪晴时一气凝。


当昼垆亭摧扫巷,犯寒渔榜借收冰。


松皮石裂号饥鼠,窗隙尘消触冻蝇。

彩仗葳蕤交帝苑,翠华缥缈拂仙台。


芳辰箫鼓中流竞,元峤风烟竟日回。


好鸟过林迎步辇,新花隔水照行杯。

羽旆参差拥岸筵,水嬉对竞暮潮边。


却怜鹤发挥杯日,犹记龙舟侍宴年。


云水三天周梵界,风帆万里迅归船。

五十年中几去还,尘缨兹许濯江关。


天开鹫境苍涛里,地出龙宫紫雾间。


旧识高僧惊灭度,新成危阁漫跻攀。

归客炱恢侯,都人游冶场。


繇来看竞渡,是处比浮湘。


水曲鱼龙戏,风前缯彩香。

四子多情冒雨过,主人贪客醉还歌。


情恬夜宴销华烛,辞迸寒芒逼太阿。


一笑碧山同驻马,十年青琐忆鸣珂。

天上玉京楼十二,清光应许借清郎。


同盟偶作衣裳会,得句全输锦绣章。


谢老爱山成痼癖,杜陵伤酒露疏狂。

午日看山山更好,客子放歌飞羽觞。


觞行深浅自随量,歌校短长殊未遑。


坐久漏声沈鹤禁,雨馀凉气袭槐堂。

城曲相从看彩舟,锦标争胜发清讴。


诗篇约我频同和,江汉思君独远游。


流水不湔湘客恨,青山空负杞人忧。

洒汗通宵已废眠,起来犹觉眼生烟。


黄埃滚滚人行地,赤气腾腾日出天。


纨扇急挥风亦热,银瓶空挂井无泉。

前时大雪风扰之,有无厚薄皆不齐。


今朝大雪无风色,下隰高原总盈尺。


由来此物本阴气,偏近黄昏落尤剧。

非念蹉跎马少游,几年田野任沈浮。


衣章不称麒麟楦,袍缊谁惭狐貉俦。


试问嗫嚅常束带,何如款段自经丘。

缀迹中朝十四春,精镠两锡带围新。


赐袍又见光蹄袅,沃辔不妨翔苑麟。


有马可乘存史阙,无衣谩赋感君仁。

驾轺老子久婆娑,坐听笙歌拥绮罗。

十里西凉忆如意,百年南国比流梭。

吞声有恨哀蒲柳,纪节无人废蓼莪。

踏车如市水如金,守闸如城不放人。


共倚河渠通北使,可怜膏泽养边臣。


平生自计更蓑笠,此日何颜玷搢绅。

家家药榜丸朱墨,处处丝绳罥比梳。


我有沉疴并宿垢,亦思从此日祛除。

青林浅濑密萦洄,唤作兰亭载酒来。


忽听江深发鸣橹,始知身是罢官回。

向来耆旧日争辉,太息西来万事非。


一笑烘堂吾岂敢,百年忧世泪仍挥。


洋洋大国风流在,奄奄诸生气息微。

减却濠沟厚却城,散如丝忽聚如京。


夜兼风势千江立,晓借林花万象荣。


恃我柴门高卧稳,敌君竹阁醉吟清。

诸贤送我入章泉,问讯泉头不老仙。


更把一杯同醉倒,闲忙出处本忻然。

从心所欲。
高蹈祠官惟见独。
其寿伊何。

去年沙坑作重午,城下今年著船鼓。


过溪沿涧逢交游,挈榼留杯失宾主。


宣和曾带御书符,荆楚谁言长命缕。

水断浮梁地愈偏,山人不记艾花天。


深林碍屋犹多竹,积翠满庭无复萱。


蒸溽既难寻笔砚,荒凉岂易饮觥船。

山净泉甘草树香,书楹茶具酒壶觞。


故家南渡衣冠少,前辈中原文献长。


朝野从先终较别,衰荣到底未须忙。

九十里山宽两程,白云随步不辜行。


石嵌塘水观鱼跃,土旷田塍放鹤鸣。


兄弟留连因共集,儿孙问劳笑相迎。

绛霄谁复记宣和,灯市钱塘未觉多。


香动软红迷锦绣,醉扶娇翠入笙歌。


南来渐向百年久,北望其如前日何。

庆元三年中元日,是夜更馀惊月蚀。


须知秽巷亦喧呼,见说清台正推测。


昏昏已作赤朱红,闪闪犹成墨漆黑。

野云弹白云,声寄徽外微。


胎仙舞三叠,生飞上华池。


徽弄瞬息间,是岂筝阮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