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同是虚皇老从臣,海山深处细论心。
金兰谊笃新藩翰,玉笋班趋旧禁林。
对月不妨延桂影,思人惟有护棠阴。
騑騑牡驾暂临边,淮海东头护玉旃。
春满四郊耕谷雨,云屯万灶饱炊烟。
平山柳絮随丝辔,新水桃花扬彩船。
溯风绣节洞庭滨,作噩重逢未识真。
不谓颓龄来岭海,乃承华武接星辰。
公捐累印轻于叶,我愧满襟皆是尘。
渡泸已定葛巾北,分陕既成周衮东。
二者于斯皆上意,群然以此望明公。
香名千载梅边雪,归路三秋桂子风。
渊源正学富经纶,炳炳如丹一片心。
中外久期还荷橐,江湖所至是棠阴。
威声足使戎心慑,边腹何虞客气侵。
三纪分携念友生,天涯相见眼重明。
诏恩幸忝交承契,尊酒聊伸故旧情。
我守塞垣华发短,君归乡国锦衣荣。
两君先后缔交承,一笑何妨玉斝倾。
驰驲催人来异渥,卧龙留客自多情。
告新听说三年最,叙旧欣寻再世盟。
帝教云牧重云山,柱辄清朝玉立班。
八月星槎来海上,九天藜杖照人间。
烦公政事文章手,开此江山父老颜。
眉间黄色喜浮浮,天遣鸾皇为相攸。
新绾丝纶归右掖,旧游泉石记南州。
春风自满甘棠国,晓雪初晴杜若洲。
同年同志复同官,客里相逢握手欢。
千里归心辞我易,一年新政继君难。
鄱湖水落清秋度,庐阜峰高后夜看。
蓝田松下日栖迟,不比韩公作记时。
鹢首千行攀别泪,牛腰几轴送行诗。
我无楚尾歌来暮,君有齐民颂去思。
三年泮水冷无毡,赢得萧萧雪满颠。
晚景不妨供彩戏,他乡安敢废诗篇。
剩将杯酒浇行色,速赁双童担近编。
一麾相望继芳尘,召杜风流主与宾。
芸阁去方思就日,竹符来及趁班春。
清谈款密看论旧,善政从容许告新。
鲁望江南客,风骚猎将坛。
高吟得意处,清韵逼人寒。
场屋声华旧,襟灵渤澥宽。
关山晴晓过绵州,两蜀人思惠爱稠。
去路旌麾朝日下,驾空桥栈接云头。
初观妙句离怀释,似酌清泉渴恙瘳。
暂留山驿又晨兴,西望旌麾想旧朋。
三院华簪曾对直,两川兵印复交承。
年光头鬓华如雪,世态心情冷似冰。
三载从军绩用成,代还京阙黯离情。
亭长且作班荆饮,江迥愁闻唱棹声。
前席去当回帝问,初筵今已号宾荣。
红药香残,绿筠粉嫩。
春归何处寻春信。
绣鞍初上马蹄轻,举头便觉长安近。
越溪春水碧迢迢,岷岫晴岚翠欲飘。
故国风光频梦断,殊乡景物易魂销。
何时执友无暌索,此日长亭倍寂寥。
平日阳和已浃民,浪驰幽迹绍芳尘。
芝兰秀品推前辈,桃李清阴及后人。
谆诲有闻知契厚,纵谈无间觉情亲。
莫惜一樽留,共醉锦屏山色。
多少飞花悠扬,送征轮南陌。
曲湖归去未多时,还捧诏黄湿。
分携何必恨依依,三载无私得意归。
烟雨乍随孤棹去,鸳鸿重入九霄飞。
旧题诗句刻文石,新创儒宫在翠微。
天涯万里一尊同,醉眼愁看月堕空。
画角孤吹千嶂晓,彩舟横曳半江红。
啼妆尽带梨花雨,舞袖犹翻柳絮风。
整棹姚江到海陵,稽徊四十日行程。
相逢既诺交承约,少待何妨信义明。
戚戚已无终岁虑,琅琅先有诵书声。
子房帝王师,溢庆流裔孙。
朅来之萧滩,快睹芝眉温。
亭亭起黄气,中有阴德存。
借问杨夫子,还家洛浦春。
两为黄绶吏,双健白头亲。
乌帽斜攲面,斑衣稳称身。
吾乡蔼多士,夫子惟英才。
妙年双眸清,不为纷华开。
飞声动寰宇,著录争徘徊。
頖宫久戢身,所造益了了。
慷慨揖古人,百为无一矫。
就令力回天,初不变忽眇。
使轺严戒鼓逢逢,熊轼颁春到此邦。
炳炳福星临一道,融融爱日照横江。
断霞秋日闲飞鹜,荒草寒烟不吠厖。
有客才相识,乖离又许时。
不愁蓬转远,独恨盖倾迟。
卑薄江南地,青冥岁晚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