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飘然孤鹤下玄关,十日高阳共破颜。


白苎霜华娄子国,青缯云色敬亭山。


囊中毛遂人争识,庑下梁鸿客未还。

骤得西华信,云軿去不疑。


星冠朝玉阙,雾幄返瑶池。


白日兰陵暗,清霜薤里迟。

刀尺遗中阃,辎軿向大罗。


梦回衣线杳,寒入穗帷多。


夜月沈兰茝,秋风瘁蓼莪。

忍忆丸熊事,空馀戒猎言。


北风频撼木,西日故摧萱。


玉匣埋孤隧,珠襦閟九原。

一夜西风色,俄然到北堂。


千秋黄壤远,万感白云长。


寂寞幽兰思,迟回寸草肠。

城外春风野水浑,桥头双桨下孤村。


柳桃红绿撩人眼,独坐书斋懒出门。

渭城客舍柳烟遮,渔叟桃源去路赊。


松竹林中读书处,一图风景属三家。

耻字在人为甚大,根心羞恶不容无。


所存所失分岐路,为蹠为尧遂两途。

出门无至友,动即到君家。


空掩一庭竹,去看何寺花。


短童应捧杖,稚女学擎茶。

欲问当年事,耕人都不知。


空馀堤上柳,依旧自垂丝。

维舟登野岸,因访故人居。


乱后知何处,荆榛匝弊庐。

管领东风入杖藜,落梅香里已招提。


苔痕一径白云湿,花影半窗红日低。


欲见高僧聊尔耳,便乘馀兴去来兮。

故人心尚如天远。
故心人更何由见。
肠断楚江头。

入关忽忽重逢腊,数折梅花当雪看。


多病每思庐岳切,避人犹觉故乡难。


平临海日行无地,独坐虚堂夜不寒。

渺渺碧波连白云,期君不见重思君。


妒花信急春如许,折柳情多日又曛。


山色水光馀此地,酒怀诗兴忆离群。

冬青叶上雨潇潇,虚馆山寒坐寂寥。


还说南村收穫去,可能留客待明朝。

初闻伐竹登山去,复道烧香渡岭行。


晚入禅关浑不见,雨华堂上桧风清。

野桥秋水落,江阁冥烟微。


白日又欲午,高人犹未归。


青林依石塔,虚馆净柴扉。

青山不改重华世,玉瑟空馀太古音。


遗恨湘江流不尽,至今眉黛锁遥岑。

故人相约一访我,东望不至心踌躇。


清风满袖月千里,此处苦吟谁和予。

思其兰佩三十秋,华发萧然卧沧洲。


晴云常护钓者石,明月买断长江流。


白露泠泠下梧楸,美人不来生我愁。

茫茫沧海雨浮萍,多谢风波偶合并。


别后相寻不相见,风波依旧是无情。

千峰万壑羽人家,钟磬无声日已斜。


闭却洞门春寂寂,晚风吹落紫藤花。

年来常动竹林思,一见偏怜海鹤姿。
古寺芒鞋春眺日,高楼灯烛夜谈时。
统宗再续篁墩谱,纪胜新编石镜诗。
近臣方赐沐,暇日爱攀登。
共向前朝寺,因寻长梵僧。
一庵唯挂钵,何处独支藤。
经籍尽焚秦室乱,孙吴有禁本朝危。
圣贤文字初何罪,群小盈庭事可悲。
思归未得恨深年,时节清明最可怜。
越女腰支胜赵女,平生不敢赛秋千。
岁寒霜露感,况复度高深。
云木犹如此,苔矶不忍临。
溪流一线碧,门对两山岑。
欲使馀生得远闲,重来林下扣禅关。
惟闻涧鸟时鸣涧,却讶山人复出山。
雨草渐荒幽径里,风泉仍响古松间。
僧院深无地,清幽慰客心。
众山同晚色,孤墅肃秋阴。
托兴诗频赋,论情酒罢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