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非关古井不波澜,只恨银瓶一掬悭。


欲助长流御沟水,再教红叶到人闲。

君不见昭阳殿里蓬莱人,终惹渔阳胡马尘。
又不见吴宫夜夜乌栖曲,竟使姑苏走麋鹿。


移人大抵物之尤,丧乱未免天公愁。

倚风无力见温柔,初下喧天羯鼓楼。


犹向花阴理新曲,君王不惜锦缠头。

数幅云笺自卷舒,试教落笔看何如。


休将彤管题闲句,正要班姬续汉书。

休言三尺是枯桐,大抵声音与政通。


曾得王君意中事,便从弦上和薰风。

袖里纤纤只合存,如何春笋不嫌髡。


金钗坠后无因见,藏得开元一捻痕。

一夕秋风雁过声,铁衣辛苦向边城。


将军不用和戎计,双杵休辞月下鸣。

夜静商飙起。
战梧阴、叶飞愁碧,雨声敲彻。
点点丝丝还飒飒,作弄深秋天气。

金屋岂无人,三千当一身。
如何把玉笛,吹动渔阳尘。


梨园歌舞成消歇,海棠飞作胭脂雪。

黄金买妾身,何曾买妾心。
妾身岂愿死,义重千黄金。


主家珊瑚高比树,如意声中落红雨。

不踏金莲步不移,搔头仍是玉蟠螭。


自将凤管调银字,谁把鸳机织锦丝。


得伴有时来斗草,遣怀随处共弹棋。

渊明谩尔赋闲情,托物如何写得成。


欲识春风无限意,樱桃花下背人行。

白玉搔头压鬓垂,困人天气觉来迟。


帘前一任杨花过,爱惜春纤不画眉。

花不知伊蝶不知,粉香旦旦拂花枝。


玉纤不放轻盈去,怕引君王顾盻谁。

为嫌脂粉污颜色,故著寻常淡薄衣。


借问赤乌缘底事,惊鱼深入鸟高飞。

帝子相从游北渚,兰旌翠盖交摩。
洞庭叶下水曾波。
灵均元有恨,托意在湘娥。

丹崖白石之间,有松屹立当林关。
伊谁盘礴坐其下,矫首似看云中山。


白云自飞山自远,神气冲逸清而闲。

盘松如龙石如虎,傍有高人须发古。


千年海上忆安期,一日山中见巢父。


龙变乘云虎可骑,四海逍遥随所之。

端居谢尘鞅,濯足行涧湄。


青山既盘纡,流水亦逶迤。


四顾何寥寥,林阴亦纷披。

无那琵琶曲,重弹调转凄。


自伤倾国色,故作背人啼。


太液秋光冷,长门夜月低。

侧立帘栊不转头,看人只用眼波勾。


旧伤如意应留迹,新抱云和故障羞。


有愿欲窥全豹妙,无因尽露两蛾修。

似将回首尚迁延,阿堵神情已尽传。


螺黛半弯描月瘦,翠翘一朵压云偏。


是谁偶欠添毫笔,累我空吟却扇篇。

斜抱琵琶,似曾共司马江州相遇。
一片离合神光,衔山月初吐。
羞答答避人欲去,娇滴滴窥人还住。

小舫轻于一瓣莲,贪书忘却水如天。


丹青未识当时意,误比乘槎海上仙。

促织场边爽气新,彩毫轻染墨华匀。


香闺不爱千红紫,只写青松与翠筠。

玉子频拈欲下迟,芭蕉红日影将移。


锦绷儿共金丝犬,问道输赢两不知。

绿绮初调曲未残,幽情应叹赏音难。


不嫌儿女声相昵,一鹤长鸣绕画阑。

倦来携手下阶行,共读周南几句成。


庭桂香中无一事,闲听公子击毬声。

汲水立银床,照见红妆影。


王孙殊未归,宝钏霜花冷。

绣罢春衫出阁迟,辛夷花下立多时。


内园且是无人到,不省含羞怕见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