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最销魂、夕阳初暝,残红栖软芳草。
东风只顾催离绪,又放柳丝青袅。
春易老。
叩红弦、画图飞入,楼台如此幽境。
重阳风日今年好,动我醉怀吟兴。
栏共凭。
同爱清寒,问霜禽几日,梅花开了。
携来翠袖,博得癯仙都笑。
多情石帚,赋疏影、旧时词稿。
橘林风细凉飔生,石磴雨滑褰衣行。
双肩正如野鹤立,左耳忽若秋蝉鸣。
孰云耽诗并齐己,我爱玩世惟弥明。
难得重阳称意晴,雨花台上畅游情。
品泉曾共煎茶到,出郭聊为访菊行。
对景不堪惊物候,登高还欲志澄清。
鱼軿揽胜得追从,遥指高台是钓龙。
出海烟岚迷树色,摩厓碑碣剔苔封。
久销霸业沈枯井,平挹秋光接远峰。
云横不断古神州,缥缈河山总戍楼。
此地几经人北顾,长江不住水东流。
犬羊万里知离穴,稻蟹三吴正得秋。
城畔群山亦不遥,县斋终日对岧峣。
登临白帻还高士,海国青天自暮潮。
南浦佩环心欲折,北风樽酒鬓随飘。
矗云干碧落,临渤砥朝宗。
旷览思登陟,禋仪识敬共。
玉函开雾检,金阙引风钟。
万顷沧浪着此台,金银楼阁望中开。
交疏尽向虚无结,登眺都惊妙有裁。
文武古今新重地,郭萧前后济时才。
孤亭直上出疏林,槛外飞鸿送远音。
满地夕阳明潦水,遥空寒色散云阴。
凭高易下怀乡泪,客久难为游子吟。
历历星辰恍可扪,群峦拱侍作儿孙。
循图古每侨青冀,揽景天难辨旦昏。
骈顶之间谁立极,亶洲以外此为门。
夙闻海上郁洲胜,呼吸真能通帝台。
三岛有人同望去,九峰何日果飞来。
嵯峨叠磴云中屩,澒洞回潮地底雷。
云晴天宇净,墟里上炊烟。
落日千山暮,秋心一雁先。
孤城连朔漠,野水自澄鲜。
盛地三年别,华筵九日开。
河流当槛曲,塔影过城来。
露冷黄叶瘦,风高白雁哀。
平畴如绣错,远山俨翠障。
圆峰居其间,登览心神旷。
泠泠涧泉流,郁郁花木傍。
佛阁梯桄扱衽登,四山凉翠记来曾。
白莲社肯孤良友,坏色衣须借病僧。
拾果野猿窥石涧,听经仙鼠拱秋藤。
为逐丹崖客,层台试一登。
山随诗思转,风挟海潮腾。
树抱花闲路,门开竹里镫。
海色天容一镜描,仙风拂拂袂飘飘。
千秋艳把龙山酒,七字吟成鹿港潮。
地势长蛇宜据险,民情哀雁怕闻谣。
携将笔墨作行装,乘兴飘然到上方。
置闰几经逢九月,登高方不负重阳。
泉鸣万壑添岑寂,云起诸峰接混茫。
虎山春暖共攀跻,飞步凌空下望迷。
城郭万家无近远,烟云几处互高低。
藐姑疑接神人迹,僧寺来寻旧日题。
秋来两日,因个甚、乌鹊侵晨传喜。
却是常娥亲姊妹,降作人间佳丽。
黛柳长青,官梅稳衬,镜里春明媚。
尘嚣咫尺愧山林,胜日追凉得共临。
千里江湖堪送目,一轩松竹更论心。
清风便自生秋意,小酌何妨到夕阴。
列岫凌虚滃翠岚,龙泓澄澈七星涵。
岩瞻好向西湖看,飞去何妨自岭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