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绿树成阴后,群芳稍歇时。


谁将新濯锦,挂向最长枝。


卷箔香先入,凭栏影任移。

吉语云云海外传,令公疾愈起朝天。


皇风再扇寰区内,人镜重开日月边。


光启四门通寿域,深疏万顷溉情田。

四郊初雨歇,高树滴犹残。


池满红莲湿,云收绿野宽。


花开半山晓,竹动数村寒。

树德岂孤迈,降神良并出。


伟兹廊庙桢,调彼盐梅实。


正悦虞垂举,翻悲郑侨卒。

清道丰人望,乘时汉主游。


恩晖随霰下,庆泽与云浮。


泉暖惊银碛,花寒爱玉楼。

圣人课吏坐明堂,又报征兵救朔方。


国步艰危龙阙远,臣心激切马蹄忙。


北门专倚莱公钥,东粤长垂召伯棠。

洪河流润到岩扉,怅望趋朝彩鹢飞。

万国诸侯皆执玉,九重圣主正垂衣。

防边名将今谁是?

能吏如公古所稀。

令公读书处,归去又残冬。


潭冷鱼依石,岩深鹤护松。


穿云穷望眼,踏雪记行踪。

花容人所怜,花意我独知。


雨露三月春,齐荣一纤枝。


并立无妒心,相逢况芳时。

凿翠抗山楹,窗前片黛横。


朱帘闲自卷,临眺郁峥嵘。

铛贮中泠白,筐提谷雨青。


闭门深不出,来著陆生经。

石上芙蓉栈,双塔挂寒影。


中有百维摩,悠然发深省。

璨山在何处,月淡江南春。


深林客来少,或有罗浮人。

先生久不言,空有鸾凤音。


求之千载上,抱膝知此心。

十万翠琅玕,阴霏洒寒云。


周遭渭滨宅,何可无此君。

峻岭茂林中,觞流石泉白。


因知秉兰人,不但山阴客。

仙人卢至柔,千年有遗甃。


泠然泂酌亭,辘轳汲春溜。

面壁在室中,一片少林石。


有客立门前,不知雪三尺。

楚客天门下,来烹第二泉。


从今知顾况,怀寄有高篇。

瀑飞滚滚花,石漱粼粼玉。


曾思三百滩,雪下扁舟宿。

大千吾世界,百万须弥山。


谁如坐具地,日待慈云还。

心应无住生,慧由定中出。


持有摩尼珠,东照扶桑日。

移得沃洲山,无数金庭树。


雨后石楠花,流过西亭去。

云平百泉山,涛响积金涧。


谁云陶外兵,不学嵇中散。

箭栝通一门,九龙出盘谷。


青牛何时来,日暮候樵牧。

山气夕更佳,徙倚云千叠。


不知客在旁,手笏拄吾颊。

灵源蔽芾树,庆自神君贻。


祠下繁簪弁,来歌祖德诗。

罗浮东望处,苍翠结秋阴。


闻道桃花县,遥依琼树林。


云霞留舄影,山水答琴音。

西湖原是莫愁村,路印淩波绣袜跟。


净业已归埋玉地,信根应结涌金门。


莺声两两花前恨,桥影三三月下魂。

万斛春光一段情,荒丛抔土忆倾城。


言从天上寻衾抱,不向人间浪目成。


芳草已怜浮蕊尽,游丝休逐片云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