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荒径谁来问字亭,远劳载酒满山瓶。


池边鱼泳遥相狎,林里蝉吟半未停。


湘浦风高兰尚绿,洞庭霜过橘犹青。

白头方朔奉恩回,田烛村灯社事开。


花月春江人尽乐,草堂烟径客能来。


觞行解把银缸照,巾舞宁知玉漏催。

小红腊色满山樊,谁信春光岭外村。


人老家能开酒屿,客来舟自入花源。


兴随度索青藜杖,诗在沧江白板门。

长沙匡世业,军以六州名。


雪色临江戍,波声截海营。


桃花飞探骑,梅萼照行旌。

万玉参天说桂山,好风明月送飞鸾。
官评廿载朝端美,行色三春画里看。
乡里故人惊会合,遐方稚子亦歌欢。
曾看舞象大江秋,一礼袈裟意莫俦。
短铗那知湖海阔,空囊欲揽地天愁。
燕歌一夜悲沙漠,鹤梦千年返石头。
昔时乘障楚江边,信笔题诗度岁年。
岂敢嘲风仍咏月,只思问舍与求田。
归心虽似陶元亮,句法宁窥孟浩然。
野性耽闲昼掩扉,坐看斜日上书帷。
不妨挟册从吾好,亦学吹竽笑昨痴。
鬓发星星行且老,胸襟碌碌苦亡奇。
杖藜寻古寺,把酒俯长流。
节物尚三月,风流似十洲。
且看花满眼,休说锦缠头。
寒日传佳节,联镳出近坰。
预忧宾骑散,欲驻日车停。
坐上人颓玉,灯前酒尽瓶。
之子久言别,今秋忽此来。
访我湖山上,连月相追陪。
和诗动盈轴,举酒必尽罍。
云气满户庭,岚光入窗牖。
是中有佳处,不出吾座右。
迩来独何事,未免踆踆走。
尘缘嗟未断,俗事颇相关。
虽怀林下趣,坐失山中闲。
时令清夜里,梦绕云水湾。
我暂出山去,常忧蕙帐空。
闻君东山乐,爱君古人风。
日暮君不来,碧云蔽高穹。
野外少过从,出门欲何向。
所幸得夫君,相与乐闲旷。
年来既倦游,老去那病忘。
读书想前人,往往得师友。
每爱钓渭滨,颇喜耕谷口。
夫岂与世违,甘心卧岩薮。
寄语南枝及早开,莫迟春信待人催。
我今已办千钟酒,准拟花前醉百回。
鸣鸟难闻羽翼稀,身馀萍梗涕沾扉。
故山在客云松老,初服从谁昼锦归。
世弃君平方卖卜,年高蘧瑗早知非。
楚水遥遥浸钓矶,江楼归兴傍凫飞。
辟兵是处逢端午,望气何人识少微。
花压长林麋鹿过,泉深曲沼鲤鱼肥。
童稚追欢处,年来别几时。
论交怜世好,开箧见新诗。
竹日侵疏径,荷风送晚池。
沿溪千尺树毵毵,结胜为园乐事耽。
但得风流常载酒,不妨泉石佐清谈。
当年社伴俱浮梗,一日词人尽盍簪。
长城大雄古刹里,一庭老蘖质已死。
依约仅见左纽纹,垂柯布叶乃如此。
相传云是陈朝桧,欲论往事皆死鬼。
修竹荫幽涧,筑亭留隐君。
隐君去已久,何人蹑清芬。
抚弦变新声,感慨万古情。
夕陨悲蕣华,秋零悼蒲柳。
急景不可留,高风邈难久。
风霜十二月,松竹凋独后。
秋菊有佳色,幽香知为谁。
蔚为霜中杰,肯向露下衰。
独赏心悠然,酒至觞淋漓。
朝看花中仙,颜色媚且鲜。
暮看花中仙,颜色忽己蔫。
红芳不足恃,青春政堪怜。
每怀徐孺子,寥落共谁亲。
早岁应多疾,衰年又复贫。
苔痕封古巷,松影过比邻。
南海称多士,骚怀竟不群。
登台同览胜,挥麈一论文。
绝巘生秋色,沧江下夕曛。
沧水堪乘兴,移舟问下才。
幽期秋霁爽,散步竹林来。
慷慨看双鬓,殷勤饮百杯。
君是钱王几叶孙,浮云富贵不须论。
丈人屋上乌仍好,处士篱边菊尚存。
招隐辞章娱日月,表忠碑刻照乾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