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滇云东泛楚江明,两月难消六载情。


执袂忽惊离远道,逢时何敢负苍生。


梧桐月上三山朗,棠荫春深奕叶清。

十月小阳春满城,笑携长剑事云程。


不辞孟浪还今日,敢冒贤名比昔英。


万顷波光舟五两,千山晴色酒三行。

几年不著老莱衣,目断乡关兴欲飞。


凤诏忽从金阙下,豸冠喜向锦城归。

停云回首意如何,杨子江头一棹过。


老去多情怜水石,闲来开眼看风波。


门墙旧侣雕应尽,灯火通宵话转多。

桂水浮空彩鹢归,传经人似马融稀。


盈门桃李经年植,得雨蛟龙傍汉飞。


故国移官还绛帐,北堂归梦自斑衣。

使君拥传入熙朝,驷马因过万里桥。


双阙望遥红日迥,太行家近白云遥。


庭闱三寿南山老,金鉴千秋北斗杓。

自绍箕裘后,人推阆苑仙。


早成知国器,内美是家传。


职系宫函左,经谭黼座边。

司农拜命向长安,满目甘棠四野看。


枫陛行瞻曳履重,椿堂先得舞衣欢。


旌摇王屋冲星晓,酒尽苏门对月寒。

琴书千里一轻舠,岭海澄清仰豸袍。


苍柏影摇南国远,绛榴花丽北堂高。


履逢圯下机方秘,诗到涪中句转豪。

宫省升华日,衔恩出上京。
离樽张翠幕,御柳拂前旌。
洛浦星为使,薇垣月是卿。
何期穗石揽君袪,野醉郊吟兴未除。
剩有凉云随杖屦,乍惊霜霰上头胪。
高情衡岳真相匹,清节潇湘定不如。
丹禁晴光散晓珂,欣逢六传里中过。
新从玉殿沾茎露,暂向珠江问薜萝。
子舍空瞻红日远,王程其奈白云何。
去年京国忆同游,君已分符我一丘。
声价翕然腾碧汉,别离可奈值清秋。
昼闲花影帘常寂,月落琴声院更幽。
遥从北阙新分竹,便向南陔更采兰。
彩服问安明主赐,清樽握别故人欢。
鸡林日奏三千字,凫舄时过五百滩。
新绾铜符出未央,风流年少羡为郎。
一官初试同元亮,再世知名比季方。
日牍暂须烦簿领,星言聊复问农桑。
清时才似季方稀,此日都亭四牡騑。
转饟恩从天上出,趋庭人自日边归。
玺书已动辽阳色,彩服还增汉水辉。
沧海源头许样深,罗浮绝顶几千寻。
谢安昔日苍生望,毛义当年白发心。
玉节远挥南斗外,锦衣先戏北堂阴。
乌皮几净映莓苔,卧病柴扉昼不开。
庭树叶齐花尽落,屋梁尘动燕初回。
黄金散后青山在,三径荒时二仲来。
十年焚草识名流,河尹犹传李郭舟。
岁晚相逢怜夜璧,天寒忆别看吴钩。
燕台晓色鸾旗入,恒岳春晖彩袖游。
天门诏下拜彤墀,肃立千官彩仗移。
玄衮介圭诸国赐,银章金册使臣知。
熊湘地远存周辅,粤岭云开识汉仪。
吾宗系出殷太师,氏族分封自周武。
长林之下始开基,流衍中原散河汝。
一朝移家到七闽,潮海三迁肇吾祖。
兰省风流清暇多,兴能一石饮无何。
仪成汉署绵为蕞,驭叱吴山黛送螺。
长荡湖边春濯柳,清风桥畔雨肥萝。
绣衣持斧日边来,语我天官召汝回。
好竭臣忠思报本,重烦圣虑自抡才。
书缄先寄彭城便,舟下休忘滟滪危。
闻道胡尘动,那堪使节忙。
朔风如有锷,寒日欲无光。
杀气边云上,乡心济水傍。
骢马驱驰云正飞,翩翩归去觐慈帏。
堂前萱草重花甲,郭外南山映绣衣。
西楚已看沾雨泽,东吴行且借霜威。
太仓门开冷云湿,赤囊刻闺风雨亟。
天子惊传索马价,马神夜向钱神泣。
铸金为马会销磨,马化为金足转多。
五月官河雨乍通,星槎东下更乘风。
周家典礼藩封盛,汉国河山带砺同。
衣锦会看过故里,焚黄仍得报先公。
题桥名已立,归省愿无违。
夕照当离席,寒香上客衣。
黄云笳鼓动,紫塞骕骦肥。
莺花画春空,骢马行利阆。
间关度鸟道,猛欲铲叠嶂。
云开蜀山高,星宿夜依傍。
归客惭司马,曾无四壁留。
残书遗鼠啮,野稼任人收。
狂益亲知怪,贫添儿女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