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平生不愿与物迕,所向未始值坑谷。


浊斯濯足清濯缨,世间此理固纤曲。


朱颜见君一笑可,两眼照人光煜煜。

山西世世李将军,家声前后多功勋。


今乘一障俯绝塞,莫以久和无阵云。


菰蒲生塘长春绿,牛羊隔河归暮云。

倾座仙风冠颍奇,枳鸾移调位犹卑。


兰薰夕膳三林案,草妒春袍一彩丝。


烟戍星残低序雁,陇天云断送歌骊。

樊舆城中数椽木,蔓藟骄生妒人足。


使者何妨入狗门,诸君岂解惊牛屋。


此时天公太有权,行风逐雨相扶颠。

万壑中原汇,诸方泽国迁。


急流趋割地,远势拍兼天。


真宰何儿态,冯夷又帝权。

高原出残黍,雨色似蒹葭。


搔首云徐叶,回桡浪欲花。


鱼龙更故宅,蛙黾竞生涯。

大泽昼多雾,北风天又阴。


坐围山似发,看远树如簪。


倏忽渔樵计,艰危道路心。

旷望天无际,能令客思醒。


雨拖双柱白,山抹半螺青。


小酌扶吟啸,孤帆破杳冥。

岂谓驱车地,长年问鄚州。


席回风四面,珠迥月中流。


剩室新鲛杼,危城隐蜃楼。

城楼吹角罢,归客逐斜阳。


风急雕翎脱,冰坚马骨伤。


通侯亡铁券,故将典银裆。

返顾同黄鹄,将分恋玉杯。


泪从今日堕,愁自故乡来。


夫子且丝竹,中原尚草莱。

三年求菽水,流落向人看。


膂力风尘尽,衣裘雨雪寒。


非君重骚赋,之子枉游盘。

去尽雁门客,无依馀片云。


往时托琼树,鸾鹤共纷纷。


幕府虚秋宪,滹沱但夕曛。

石厓如心铁如面,霜风凛凛不可犯。


化作两畿桃李春,为两棘寺洗冤怨。


世传斧钺授天庭,内抚天关外紫荆。

燕垂赵际间,人物荧圭璋。


诸侯旧宾客,一郡宗贤良。


士穷叫知己,人渴思义浆。

红日西飞白马东,锦袍织带从官同。
亲知相见如相问,日有新诗纪圣功。
回銮分日第邮程,御辇常兼四站行。
圣旨特怜人马乏,柏乡驻跸道栾城。
兼程通夕雨还风,却望行宫信未通。
文武先行遵诏旨,好浮新霁镜光中。
元帅旌旗护六飞,河南河北尽光辉。
追趋侍从联舟发,欢喜都人大驾归。
旧路重经不厌多,龙舟衔尾俟黄河。
天心却与人心合,若比来时气更和。
御笔分程意最深,相兼七日到河阴。
凡情亦有思乡急,何况君王社稷心。
谒庙辞陵不尽情,从官有旨许先行。
献皇开国分南楚,成祖迁都奠北京。
雨馀江汉长波澜,日照山峰起凤鸾。
九鼎已成劳驻跸,万方欢喜颂回銮。
朝门南上紫坡陀,灯火丛中玉辇过。
内侍双吹金觱篥,教坊齐唱御銮歌。
纯德山前气脉长,太平天子盛还乡。
从官文武拖犀玉,靠著青松列两行。
板轿棕舆渡碧山,涧花岩树影龙颜。
云中别有通陵路,䟎过前驱插大班。
春深南国半阴晴,辇路无尘御盖轻。
旋著赐袍忙上马,中官传道驾先行。
驿路风尘去转轻,楚天云雨近清明。
碧油衫袂三分湿,金缕旌旗一半晴。
汉王丰沛壮心多,今上襄樊特地过。
花柳尽迎红日近,山云重起大风歌。
扎下行厨按四方,嫩黄帏幕下金床。
太阳出海高三丈,照见流苏五色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