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北风吹雪满关城,寒气侵人夜不胜。
无限客愁消未得,坐挥吟笔对孤灯。
才喜三冬雪,翻愁一日霖。
岸平江水溢,路断岭云深。
白点忧时鬓,丹存报国心。
连山插天危欲崩,木客结构当千层。
我来看山风雨恶,入山喜见灵泉僧。
闭门留客共野饭,风回雨绝清无蝇。
谪仙楼下吊诗仙,千载风流世共怜。
烟雨一江无月色,鲸鱼风起浪花圆。
五羊奔走地,双阙空蒙隈。
卧游托殷勤,信步空迟回。
振衣陟嶙峋,滑履欹莓苔。
断云拖雨度高空,丹吐霞光剑吐虹。
风定波平天宇净,分明新月在池中。
上方殿宇倚崔嵬,帘卷秋云列岫开。
万木低垂新雨后,一天空翠入窗来。
隐隐雷声走碧空,云收雨霁见长虹。
丹台紫府开仙境,尽在残阳返照中。
杰阁凌虚宝扇开,槐阴松影满楼台。
一声龙笛西风起,四面烟云暮雨来。
烟垂树影迷深院,雨暗云光压短檐。
忽见四窗天色黑,一齐拖下水晶帘。
青峰深锁雨蒙蒙,万木低垂不起风。
莫道山窗太岑寂,此身喜在绿云中。
萧然古寺万峰围,漠漠青云压翠微。
应是山灵知好客,一天春雨乱红飞。
野兴更周遭,应迟问大刀。
山房逢雨好,人意与秋高。
多谢烹鲜乳,还令厌浊醪。
重云三日锁前山,麦陇泥涂尚未干。
愁云覆西郊,气象凄以冽。
夜雨朝不止,冰霰相缠结。
南堂何萧条,散秩坐超忽。
一年唯一日。
游人共惜,今宵明月。
露洗霜磨,无限金波洋溢。
萧条黄叶山中寺,回首松萝满夕曛。
丈锡遽行三十里,一风相送两孤云。
竹堂听雨惊秋晚,木榻留灯语夜分。
西游复入河东路,复巘重冈愁屡度。
崎岖五里不到河,忽雷椎山雨如注。
须臾百水争怒流,澒洞忽若龙腾湫。
濒江夜不寐,舟客声可怪。
飕飕篁竹动,沙水辄澎湃。
晨征路泱莽,春泥踏行蟹。
两袖薰风缓辔游,粤王城下少淹留。
客衣半湿松花雨,鹤影先分竹院秋。
采药僧归云外路,吟诗人倚树间楼。
昨朝天际已轻霞,今雨倾盆溜岸沙。
并坐林莺愁不语,袅枝墙杏湿偏斜。
风湍转急宜收钓,世路难行且种瓜。
袅袅松筠我自栽,光阴三十六星回。
漆灯耿耿双龙寂,罹网冥冥独雁哀。
侧岸飞梁青幔卷,炎风吹雨素冠来。
楼观数南国,烟雨压东州。
溪山雄胜,天开图画肖瀛洲。
我破瀛洲客梦,来剖仙都符竹,乐岁又云秋。
溪行六月不知暑,竹鸡飞度鸣钩辀。
黑云行天卷雨去,老树忽作千山秋。
五月官军入不毛,重冈复岭接天高。
小臣报国宁辞死,大将行兵无乃劳。
漠漠野烟啼魍魉,阴阴山木挂猿猱。
结束衣囊了,炎州定去游。
草堂方惜别,山雨为相留。
又得一宵话,免生千里愁。
出谷旌旗转,缘江鼓吹来。
异方多胜览,春色复相催。
野旷风生竹,山青雨映梅。
尊前红雨飞南山,坐隔牛女河之间。
越岁佳期应自合,一望萧瑟总虚还。
萤垂碧草疏帘静,燕入深红画栋间。
茂苑多春雨,花源信水乡。
端居移物候,静悟得年芳。
山合松云乱,湖消蕙雪长。
炎云度远空,带雨入■中。
急响浮行苇,馀阴挂剌桐。
停舟依浅渚,载酒出深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