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四时循化机,万物随动息。


众星纷荧荧,天运齐拱北。

丈夫慎出处,功成乃身退。


古人夫何如,八十钓清渭。

馀生今赴迩英朝,似说夔龙许续貂。


枯蘖遂承新雨露,苍鹰应识旧云霄。


废兴须信关时命,劳逸谁能问贯条。

江表归来得自由,旧乡能复到温柔。


辞源已见流三峡,笔力当期挽万牛。


白日忍从黄雾塞,青天那复黑云浮。

帷幄何人正坐筹,匈奴轻汉索怀柔。


回銮未睹迎天驷,劝穑还惊出土牛。


雨过池塘新涨绿,春归原野霁烟浮。

强插梨花做小春,风前诗思有馀清。


路逢野老那知姓,耳听幽禽自唤名。


岁晚山林松桧色,天寒关塞鼓鞞声。

短垣新雨上银泥,柳外幽花咫尺迷。


独喜流莺解人意,一声声傍绿窗啼。

梦回金井卸梧桐。
嘶马带疏钟。
草面露痕浓。

林墅光阴日日新,不因时节强随人。


青红雨砌戎葵柳,金玉风池荇菜蘋。


千载是非均似梦,一朝醒醉肯沈身。

案上因翻简铁堆,亲朋何日和诗回。


高怀剩得清闲力,满纸溪山秀色开。

杖藜如向碧空行,路转松杉面面声。


遗庙香残人少到,古台仙去草闲生。


都缘世念多时绝,不但尘襟逐境清。

去去西南绿筱湾,折旋遵渚又飞还。


轻拳击水纤鳞起,滴沥波明一带间。

昼阴无意到湖亭,引客悠然试一行。


便有同盟数公在,冒烟挥袂喜相迎。

苕霅从来著志和,子云宁久占烟波。


速归径上清班好,时过南湖伴浩歌。

宦情侬自本来无,君亦琳宫暂逸居。


西华武夷俱绝胜,可教诗卷此时疏。

往事追思重惨伤,相从常醉德勋堂。


每登屺岵数鸿雁,老泪风前必数行。

挑尽灯花夜未眠,清寒浑忘是春天。


霜侵绿鬓张居士,空坐书帏三十年。

有口宁论黠与痴,相投无过只谈诗。


要知此客非忙客,欲去迟回尚读碑。

欲识清狂自在身,关门湖上独经春。


今朝正接黄梅雨,却出冲泥访故人。

闲思昔岁事,忽忽念伊川。


乘月步秋坂,满山闻石泉。


回塘碧潭映,高树绿萝悬。

更长梦短。
春色平分刚一半。
水样轻寒。

朋友之伦在天地,何啻玄璜耦赤璋。


不聆玉人春风话,禁得铁衾秋雨床。


几人超距作貔虎,三尺弱孺思蛮强。

海棠枝上莺声软。
轻衫乍试春寒浅。
风撼护花铃。

几日轻阴游兴懒。
燕子来时,已负韶光半。
落尽榆钱风力软。

怯试春杉寒尚峭。
细雨斜风,不管莺花恼。
上已清明都过了。

新柳搓烟,暖风熨草,东皇着意安排。
莺啼燕语小园,红紫催开。
又是花朝近也,秋千双索影徘徊。

宵长人静。
刮地东风紧。
冷逼罗帱眠未稳。

力振前文觉道孤,耻同流辈论荣枯。


动非仁义何如静,得见机关不似无。


孔孟也应轻管晏,皋夔未必失唐虞。

年去年来来去忙,为他人作嫁衣裳。


仰天大笑出门去,独对春风舞一场。

卧病经时莫叹嗟,起来犹可岸乌纱。


药囊屡检看题遍,书帖重临作字斜。


只觉风光吹白发,不知秋意满黄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