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六度逢寒食,肝肠寸寸灰。


岂无悬日月,难拟到泉台。


岁每惭新鬼,春从冷旧醅。

未丧孤生质,犹存半死身。


桐焦空有尾,松老欲无鳞。


沟壑难忘日,渊冰易坠人。

子綦虽丧我,桑户尚为人。


处顺从吾适,安时任此真。


漆园自知化,姑射且凝神。

无山堪筮宅,祔葬未违亲。


幸有全归日,嗟非不朽人。


云开千嶂暖,水漾一溪春。

生前违孝养,死去报劬劳。


杖几空山冷,庭闱宿草高。


从旁作玄冢,向下即兰皋。

未能即蝉蜕,风露且胜秋。


速化复何恨,长生安所求。


九原依父母,千载作松楸。

天坠玉棺迟,斑斑沐椁宜。


千年凝虎魄,四面沥松脂。


速葬伤贫窭,长号失圣慈。

吾生犹有事,且莫作蜉蝣。


骨肉未归土,衣冠先首丘。


招魂新些只,裸葬古风流。

去年秋半,正都门结束,相将离别。
潋潋双溪新雁过,重见当时明月。
步转高楼,凄凉看镜,绿鬓纷成雪。

抄书灯下语吾儿,歉岁艰辛汝未知。


坡老忍饥常并日,少游厌粥亦多时。


但令后世师吾俭,深怪诸人遗以危。

丈夫何事怕饥穷,况复箪瓢亦未空。


万卷诗书真活计,一山梅竹自清风。

一纸书来感岁华。
二年何事苦离家。
春色不关人聚散。

浓阴深月作春悭,兹夕栖巢鹊不安。


淅沥潜回连夜雨,缤纷遽作勒花寒。


色迷梅径香非远,声抑琴丝润未干。

政恐东皋穑事悭,晓霞拥日作平安。


禽声便与和风暖,梅影潜摇碧砌寒。


幽谷定迁莺啭巧,芳郊滋喜燕泥乾。

改岁晴和两月悭,雨声兼闰湿长安。


江梅已挟春风嫩,朔雪犹飞腊月寒。


老境亟寻篝火暖,此怀不放酒瓶乾。

怪底儿童无远图,埋盆注水插芙蕖。


人心不作非真想,便觉东湖入座隅。

因听儿童读旧书,书中滋味胜当初。


几番风雨闲花落,硕果累累蜜不如。

十年不见林亨大,万里孤舟一梦来。


玉面同官真俊杰,彩衫小囝尚婴孩。


景星楼上方酣饮,秀野桥头又促回。

天然高洁淡为真,似蜜增甜亦可人。


不分瑶花惊俗眼,更招琼液到吾唇。


取来酒后团栾夜,压尽人间瘴疠春。

何事虚乘八月槎,归来惟对旧烟霞。
箕裘自笑儿孙拙,林壑空羸岁月赊。
闭户著书金享帚,避人高枕笔生花。
安眠健食腹便便,此日称觞亦快然。
啸傲烟霞天逸老,徜徉泉石地行仙。
磻溪遇主加三岁,宣圣从心少九年。
深宵桴鼓满江干,故国犹歌行路难。
作客惟求三径益,投林欲觅一枝安。
年衰豚犬挂怀抱,海阔鲲鹏羡击抟。
彩笔翩翩凌紫氛,开尊绕膝共论文。
更严画角悲能语,地僻清砧寂不闻。
谁散天香飞桂子,人从玉宇集仙群。
露下天高夜色新,林光掩映水粼粼。
九霄正喜无纤翳,万里同看已满轮。
桂阙影随飞盖客,冰壶寒对弄珠人。
童颜鹤发古稀龄,门掩群山不断青。
浮碇灵椿休问岁,乌衣玉树喜盈庭。
花前寿酒为春酒,天上张星即寿星。
登台北望俨蒿焄,蓼水庐前紫气殷。
妇子蘋蘩长假飨,宫墙俎豆互芳芬。
神峰含日开青嶂,铁岭惊霄冠白云。
池上凉飙发,檐前纤月升。
竹鸣玉露泫,花动锦波曾。
棘院火城合,文坛赤帜登。
我齿落已惯,人闻亦寻常。
今年一齿杌,儿曹忽惊皇。
云此口之户,位称文学堂。
此堂成后屋俱新,忆旧看新一怆神。
总谓承恩缘小子,岂知馀庆自先人。
爱隆手足延殊姓,让洽家庭及四邻。
杂英满树春欲过,修竹参云万馀个。
头陀云顶出迎宾,恐是当时刘铁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