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迢迢柳市,今宵月、又接隔年离绪。
记曲津桥人倦也,合对江南旧侣。
扇底轻尘,吹红浅埒,当是春佳处。

元夕一年居一方,接天歌吹来咸阳。


终南山月盛光采,一夕楼上铺新黄。


崇仁坊前百戏陈,杂乐共作秦声尊。

千门万户,听踏歌声遍。
一派笙箫暗尘远,有麝兰通气,罗绮如云,香过处,隐隐红帘尽卷。


闲行南北曲,玉醉花嫣,争簇天街闺蛾转。

多谢孀娥得得来,肯陪绿鬓映黄台。


剪成绛蜡灯间艳,移向青油幕底栽。


万目竞拚通夕看,两眉赢得片时开。

客心似向汉槎来,便盍观光近斗台。


王俭池边新节物,刘郎观里旧根栽。


饶人老月添春好,特地痴云际晚开。

一笑芳宵万虑平,诗翁犹自假诗鸣。


名邦想见灯成市,病骨相忘月暗城。


人事谁能记今昨,天公都莫管阴晴。

元宵锁宿礼闱清,春意寒威两战争。


月照楼台疑昼景,风传车马讶雷声。


蹉跎自愧青云志,勤苦须怜皓首生。

忆逐双旌下暮城,岁华垂尽魄哉生。


瞬眸已见元宵月,归步犹淹累日程。


远想笙箫同众乐,坐怜刀笔久相婴。

燃灯结彩学春山,佳节还逢邑事闲。


僚佐相从真我侣,旄齯共乐在其间。


月中风味当无比,醉里尘劳似不关。

水晶帘映宝灯明,海上移来不夜城。
何似图书群玉府,青藜静对月三更。
期会从教迫星火,弦歌我自乐春风。
欲知政理和平处,都在邦人笑语中。
围棘侵天催速战,土膏得雨要深耕。
儒风鼎盛田多稼,早愿三边洗甲兵。
绿绮新调正始音,红蕖小放上元灯。
游人莫诮遨头懒,只愿年丰岁事登。
月中八万四千宫,不管妖蟆啖老瞳。
白兔药成无用处,墨龙云上有奇功。
且忻玉宇琼楼在,莫恨银花火树空。
袅袅条风至,悠悠桂影升。
黄昏村市鼓,红日社林灯。
节序更悲乐,乾坤几废兴。
一朝别鹄动离声,伉俪三年晓梦惊。
当日想君应被害,此时怜我不忘情。
杜鹃啼血花空老,精卫偿冤海未平。
望近仙家十二城,君王元夜宴瑶京。
月华且让灯毬起,春色先从火树生。
平地蓬瀛开胜概,半天歌管奏新声。
翠耸鳌山对阙开,万灯森列映楼台。
初疑星宿薇垣聚,又见神仙阆苑来。
火线走空飞夜电,香车填道动春雷。
人间元夕喜天晴,况复繁华在帝京。
凤辇遥临双阙迥,鳌山高耸万灯明。
春风车马填都市,夜月笙歌满禁城。
紫禁春回景物饶,千官陪宴赏元宵。
楼台和影来三岛,灯月交辉彻九霄。
锦队喧时呈角抵,翠华临处奏箫韶。
异乡何处看灯好,片月多情对客悬。
遥忆故人千里共,又看新岁一番圆。
愁中灯火逢今夕,醉里笙歌记往年。
曾向蓬莱捧寿觞,良宵湛露沐恩光。
凤笙曲奏梨园谱,鳌背灯移火树芳。
往事别来伤旅恨,流年老去在他乡。
腊雪霏微柳外消,天衢香霭逐人飘。
千门火树攒珠斗,五夜笙歌下碧霄。
玉醴恩颁春色早,金波影浸漏声遥。

剪制芙蕖朵朵新,元宵分得玉堂春。

只疑金炬来深夜,未许青藜继后尘。

星萼乍移光满座,月波才动影随人。

五十年馀鹤发翁,喜逢今夕宴黉宫。
雕阑月转三更后,火树花开一气中。
歌吹暗惊幽鸟梦,炉烟轻度落梅风。
纷纷冠履护星辰,魏紫姚黄树树匀。
五夜升平欢醉月,一方饶乐逐行尘。
香烟近海群灵集,淑气回春万户新。
灯花酬令节,载酒过玄亭。
社好元无约,萍逢偶聚星。
相看龙剑合,不放羽觞停。
江乡晚泊叹飘蓬,载酒劳君慰寂寥。
总为生涯羁逆旅,共看灯月庆良宵。
笙歌到处人同乐,春色盈津柳独骄。
轺车乍息入都门,谊辱铨卿特见援。
已叨文饮陪诸老,况直佳辰届上元。
明月照帘翻舞袖,清歌按节缓芳尊。
疏慵曾托李膺门,此日欣承上宰援。
共仰铨衡歌袭美,敢因鼎铉祝调元。
魏公垂晚功尤著,司马重来道益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