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总说春来好,春来尚寂寥。


江山缄媚景,风雨过元宵。


室白灯光灿,垆红火力饶。

横笛短箫催暮筵,星桥火树共参天。


人于年谷占先兆,老向烟花正有缘。


霄汉无声风力定,山河留影月华圆。

上元灯火斗婵娟,满月轻风夜可怜。


人踏六鳌看海市,天连万炬候星躔。


楼台影里疑无地,歌吹声中合有缘。

满街灯火杂游尘,消受风光五日春。


微雨澹云城上月,纸灯茅店客中身。


家遥隔岁书随雁,山近当窗鬼笑人。

好怀佳节是乡园,歌舞楼台开上元。


万里团圞春正月,千家灯火水西村。


太平有象瞻天阙,老大何心倚市门。

风雨无端妒早春,上元灯火寂游尘。


此身天地谁非幻,何物阴晴解弄人。


台殿下方空怅望,星娥高处自精神。

今夕知何夕,团圆事事同。


汤官寻旧味,灶婢诧新功。


星灿乌云里,珠浮浊水中。

江风侵山云不干,迎春送腊雨漫漫。


勾萌潜识化工意,泥淖莫嗟行路难。


闭户定无元夜醉,拥衾如对九秋寒。

人图作元夜,剪纱累红莲。
天欲下膏泽,万瓦飞流泉。


烧灯雨何损,不过市井喧。

山城泥淖裹人家,雨脚连绵更似麻。


元夜何妨灯数点,污渠合是有莲花。

雨洗元宵。
楼台烟锁,隐隐笙箫。
且插梅花,自烧银烛,沈水香飘。
闰来犹自唤元宵,灯事重重意亦骄。
影粲星华梅尽绽,烟清火树雪全消。
传柑盏更温前月,踏柳游还忆昨朝。
何须元夕至,月好更张灯。
节令人能衍,心闲兴可乘。
留清删火树,悬照映壶冰。
去年南郡赏元宵,歌舞声中度画桥。
烂缦新诗谁记得,红梅零落路迢遥。
老夫不饮醉元宵,歌舞声中坐寂寥。
赖有天涯旧知巳,梅花香澹月轮高。
元宵灯火宴西园,旧酒新诗障夜寒。
纵饮不妨连日醉,白头林下一闲官。
人日才过,元宵又至,春风乍度饧箫。
剪雪描凫,安排乐事今宵。
银花火树缤纷甚,映琼筵、未许风摇。
一箭和风,秾熏许多春意。
闹蛾儿、满城都是。
向深闺,争剪碎、吴绫蜀绮。
夕阳影里东风软,骄马趁香车。
看花妆镜,藏春绣幕,百万人家。
夜阑归去,星繁绛蜡,珠翠鲜华。
灯火千门竞是日,出户黄昏云抹漆。
夜光乘闇何处投,冷淡行人怅如失。
明朝风清天动色,云阴初若龟兆坼。
又陪郊宴戴恩回,不觉春光次第催。
鳌禁未烧千炬烛,凤筒先动六葭灰。
喜逢令节添新岁,恐落明时数弃才。
丘中一士卧,门径尚蓬蒿。
瓜自逃秦禄,兰曾入楚骚。
忆从邗上日,并赋广陵涛。
镫喧月静,好元宵景色,绿梅香透。
玉镜银阶千万影,箫管曲长催酒。
夜已三更,花迷五色,换烛添香又。
兵火残民贱摘蔬,海翻云涌乃鱼鱼。
万人遮道看花日,百郡迎年祀灶书。
虽未太平犹足乐,敢违同欲况其馀。
曼衍鱼龙过此宵,静观缩手讵无聊。
春寒被酒难成醉,乐事逢辰直甚嚣。
瞑想黄农终竟没,坐闻琴瑟再三调。
连年旱气民愁食,及至春来又雨霖。
湿麦卧泥难辨草,寒蔬入市贵如金。
灯辉不到愁人眼,节物空惊老者心。
腊前雨势已翻盆,腊后淋漓到上元。
灯火不张蟾彩暗,笙箫有禁霤声喧。
麦田闻道水盈尺,里巷想应泥没门。
一灯何似千灯,千灯争如一月。
虽云屋下荧煌,不若空中皎洁。
笙歌万井喧哗,车马九衢填咽。
万灯明不夜,鼓吹匝鳌山。
一雨妒城郭,人回尽赧颜。
丽日香风恣远游,试观谁乐更谁忧。
晴翻宿麦有驯雉,春透荒郊无喘牛。
问俗偏于悬磬室,忘形真似泛渔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