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流水浩无息,游云去不休。


我思在何许,起步三径幽。


男子四方志,胡为守一丘。

云气飘飘御晚风,笑谈嘘吸满心胸。


须臾敛尽还空碧,露出天边无数峰。

早来雪意遮空碧,晚喜晴霞散绮红。


便可悬知明旦事,一轮明月快哉风。

眼中光洁尽琼瑶,未觉郁蓝宫殿遥。


石壁长林冰箸落,锵然玉佩响层霄。

兀坐竹舆穿涧壑,仰看石径接烟霞。


是间故有春消息,散作千林琼玉花。

松杉夹路自清阴,溪水有源谁复寻。


忽见画图开四壁,悠然端亦慰予心。

路入青山小作程,每逢佳处忆吾人。


山林朝市休关念,认取临深履薄身。

山行景物总清奇,知费山翁几许诗。


雪急风号联骑日,月明霜净倚阑时。

便请行从马迹桥,何须乘鹤簉丛霄。


殷勤底事登临去,不为山僧苦见招。

一见琼山眼为青,马蹄不觉渡沙汀。


如今谁是王摩诘,为写清新入画屏。

归袂随云起,篮舆趁雪明。


山僧苦留客,世故却关情。


小倚枯藤杖,聊听绝涧声。

上方元自好,一榻有馀清。


祇趁晨钟起,宁闻山鸟声。


高僧足幽事,野客富诗情。

石裂长藤瘦,山围野路深。


寒溪千古思,乔木四时阴。


更得寻幽侣,何妨拥鼻吟。

珍重南山路,驱羸几度来。


未登乔岳顶,空说妙高台。


晓雾层层敛,奇峰面面开。

作别又如许,何当置我旁。


卷舒书在手,展转月侵床。


合志师千载,相思谩一方。

忆共朱夫子,登临冰雪中。


剧谈无俗调,得句有新功。


别去雁横浦,重来月满空。

眼看飞雪洒千林,更着寒溪水浅深。


应有梅花连夜发,却烦诗句写愁襟。

前年恨君不肯来,今年惜君不肯住。


朝廷多事四十年,愚智由来各千虑。


君来正值求言日,三策直前真谏疏。

老大相望寄一州,故人鄙我倦追游。


应知命驾无千里,惆怅山堂暮雨秋。

平生爱酒陶元亮,曾绕东篱望白衣。


底事秋来犹止酒,重阳须插菊花归。

梅边无与谈,赖有之子至。


荒寒一点香,足以酬天地。


天地亦无心,受之自人意。

绝代名姝聘玉尘,等闲天付与精神。


洛滨绰约风惊佩,姑射清寒光照人。


日气初晖九英本,风情偏占一枝春。

百花头上冠华年,濯濯风姿照水妍。


晴蕊鲜明迎晓日,霜林翳暧养春烟。


芳心盈掬难为赠,傲骨从来不受怜。

荒村寂寞两三家,一水平分略彴斜。


轻影摇风随径竹,生香和雨逗檐花。


谁从南国求红豆,才是东皇下白麻。

无限清光带雨妍,东风吹送合江园。


雪消地迥山容靓,霜劲天高野气昏。


林际淡烟留写照,水边凉月与招魂。

园林风色报春迟,江北江南腊尽时。


湘水只应销艳骨,孤山重与觅寒姿。


闲云如梦露垂脚,晓月无心冰透肌。

柳丝未及褪鸦黄,空谷佳人绝代妆。


寒瘦诗怀合郊岛,浓薰文字亚班扬。


矜才偶爽肝肠铁,细嚼应怜齿颊香。

独负萧闲野水滨,高天漠漠糁珠尘。


清歌忽动林间鸟,缟袂相逢梦里人。


诗觅野桥真耐冷,酒寒山店不宜春。

我爱朱夫子,处世无戚欣。


渊明不可见,幸哉有斯人。


奈何不苟合,进用苦无因。

十宵九梦遣分身,世事翻腾可具陈。
天意何时能悔祸,吾徒到处不如人。
雨声历历侵残夜,风物凄凄入小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