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共识禽鱼乐,微闻菡萏香。


池亭不受暑,水木自生凉。


溪暗海烟接,林深雨气藏。

谁能鲸吸海,亦有酒如池。


乘兴还骑马,何妨倒接䍠。


科头看醉态,拍手任群儿。

潮来没古岸,雨过涨新泉。


移席花为幄,侵鞋草似绵。


壶觞馀种秫,风月不论钱。

于野同人处,寒塘一镜开。


舟移剡曲棹,书忆陇头梅。


已叹三秋别,那过七夕来。

句觅囊中锦,诗裁笔里花。


但将声应钵,莫以足添蛇。


一字推敲细,千秋事业赊。

莲社叶心期,谈禅辨辟支。


观空聊指月,照寂更窥池。


发论鱼潜听,忘言石已知。

息荫火云净,雄潭秋水清。


闲门惟待淮,求友尚闻莺。


茗碗青浮乳,莼丝紫和羹。

久避城中地,新成浦外桥。


荒郊来好客,归鹤下层霄。


暑气随潮退,商风倩竹招。

薰风吹陆草频生,说偈拈花共一城。


宝镜解开圆八角,眉棱拂后落双茎。


孙弘有阁春何在,绿野无堂道已成。

南还已畏朔风侵,羽檄悲传铁马音。


金字还求惭往哲,纸袍终欲乞香林。


辛勤敢诉孤僧意,欢喜原知长者心。

法海吾师许共游,华胥智水出轻舟。


高斋别号绀宫起,镌佛霜刀慧刃投。


玉树笔花还着意,金绳雪干总须留。

谈禅道韵维摩诘,文字功勋郭子仪。


辽左雪中难寄语,长干竹里喜联诗。


云侵夏榻书千帙,眼寄高峰杖一枝。

雪意寒侵烛,窗光欲照人。


翻书存古雅,自诵每伤神。


事业材宜隽,经纶道用屯。

相逢俱未易,乞食对何人。


绝意忘牛马,中宵近鬼神。


事销吾道泰,世乱客途屯。

久曾吾丧我,羁旅幸依人。


饮酒何妨畅,论交可入神。


闭门风雪急,阅世水云屯。

层峦初下杖头安,五马丰湖谒达官。


道重师资还问礼,溪游神物即名磻。


丁令华表归犹易,阮肇天台到更难。

拥旃昔过赵州关,剖竹今邻四祖山。


问法几生成密记,焚香曷月礼慈颜。


知天稍似三无愠,易地何如五不还。

三星半月露孤圆,天地秋深夜气闲。


光遍三千大千界,即非内外及中间。

有顶须弥寄一尘,山河全现法王身。


众生与我俱无别,师亦难为第二人。

山河大地一无穷,总在维摩丈室中。


向火一杯茶似雪,莫嫌居士没家风。

马驹元似出西江,吾姓音声亦似庞。


空乏本来无一物,珍奇新得璧双双。

如梦如泡如露身,簿书埋没老埃尘。


上人因把诗装点,可学寒梅卖弄人。

傍火时寻柏子烧,青灯笑语夜寥寥。


殊方更喜人情好,长日不知山路遥。

山谷冥冥风怒号,故吹霜雪上绨袍。


风波末路嗟奚拙,露电浮生笑自劳。

闻道朝正使入关,殷勤试托寄书还。


逢人若问今何许,已过金钩第一山。

晓起南山暮北山,夜深归梦祇山间。


山中亦有流泉好,不许行人洗病颜。

雪馀税马立孱颜,望尽南垂北际山。


一段黄云凝不散,胡人说是瓦桥关。

水日金行共一乡,丈人每爱我辰良。


骅骝未解驰千里,弧矢犹知志四方。


漫与乾坤同作客,笑看儿女已成行。

想望独登城上台,重云不见首勤回。


久分笑语心几塞,忽得诗书眼为开。


草褐岸巾随鹿豕,佳山野水外尘埃。

弟兄相寄玉为音,洗尽尘埃一寸心。


欲以蚊虻看势利,能将珠璧现光阴。


雅游潇洒知难废,故约迟留惜未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