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古观重重绕翠微,杉松深处掩双扉。


云生万壑投龙去,海隔三山放鹤归。


花洞宴游春日永,石坛朝礼曙星稀。

牛斗文星落,知是先生死。


湖上闻哭声,门前见弹指。


官无一寸禄,名传千万里。

蜀国信难遇,楚乡心更愁。


我行同范蠡,师举效浮丘。


他日相逢处,多应在十洲。

我皇盛文物,道化天地先。


鞭挞走神鬼,玉帛礼山川。


忽下袁州使,来游紫洞前。

独壑临万嶂,苍苔绝行迹。


仰窥猿挂树,俯对鹤巢石。


上有一岩屋,相传灵人宅。

古观重重绕翠微,杉松深处掩双扉。


云生万壑投龙去,海隔三山放鹤归。


花洞宴游春日永,石坛朝礼曙星稀。

几到坛边登阁望,因思遗迹咏今朝。


当时为有重华出,不是先生傲帝尧。

云泉心不爽,垂日坐柴关。


砚取檐前雨,图开异国山。


原僧招过宿,沙鸟伴长闲。

玉台金阙□微微,仙鹤联翩何岁归。


欲识人间相望处,嵩高山上白云飞。

羽客今何在,空寻伊洛间。


忽闻归苦县,复想入函关。


未作千年别,犹应七日还。

文章节操旧家声,世代传来共有名。


碧玉楼边萱草长,楚云台畔蓼莪生。


微臣遗像恩犹在,慈母留丹节尚荣。

共识星辰曳履声,荷囊忽谢起归旌。


东山巳隐三朝望,北阙还期一德赓。


篱菊延年荣晚操,罗兰香国纫芳珩。

洛下风流已屡更,望中歧路苦纵横。


轻车未见驱前辈,剩语徒闻病后生。


今古一机空自信,乾坤变眼为谁明。

鹊山寒吹老,雁泊溟烟深。


杳杳登临眼,纷纷离合心。


报书扶病写,好句背人吟。

白简腾三府,黄州住二年。


旱从新谷贷,寒想叠衣眠。


简出山川贵,深耕性命全。

恒相无多路,邮筒苦不传。


韩陵高树杪,碣石乱云边。


世事添酣睡,高才早弃捐。

谪仙李其姓,于鳞亦姓李。


少陵美为字,弇州亦字美。


或者再来人,著姓复存氏。

二十馀龄入帝京,何人海内最知名。


三千首上追风雅,五百年来见老成。


岭海烟波生肺腑,关闽风月在窗棂。

祠宇千年盛,大儒流泽长。


柏森招野色,台厂发天光。


统绪承濂洛,颉颃共薛王。

春色俄看到枳花,江东行客理归艖。


世途水马波难溯,吾道人龙迹已遐。


安世平生多气节,少陵老去忆桑麻。

还乡亦是客,栖寺宛如僧。


麦饭邀孤磬,花龛忏一灯。


夜寒分白氎,月好借青藤。

出使艰虞万里同,归期日日待秋风。


宁知永诀蛮江上,才得相逢客梦中。


岸帻尚看头似雪,掀髯犹觉气如虹。

一疏批鳞乞此身,手持优诏挂朱轮。


粉郎满坐推先达,莲府诸公拜后尘。


柳色渐随兰棹远,梅花乱扑酒莼新。

勤就燕然手重摩,功名钟鼎转嵯峨。


东山讵肯终安石,铜柱从来倚伏波。


输挽定劳黄发久,林泉忽藉碧云多。

传经雪色满罗浮,桃李阴阴出郡楼。


衔鳣晚占卿士服,啼莺春伴孝廉舟。


家临龙穴三山近,水到虹桥九曲流。

子綦隐郭南,嘘嘘向天云。


先生隐郭北,兀兀穷朝暾。


南北岂有择,今古焉足论。

毕公厘保巳多年,节钺高开天府边。


飞挽津门饶转运,灌输留后复流泉。


筹先借箸归黔饷,蠹剔侵渔弼仔肩。

僧寮一握手,肝胆即相亲。


落漠神情远,疏狂意气真。


雄谈消鄙吝,高度迥风弋。

词坛推定伯,论久属名贤。


奇字门人问,雄文异国传。


技惭供执役,交敢冀忘年。

肤翁家近匏翁家,二老风流世并夸。


归已一人今白发,门无五柳自黄花。


山林日月为诗社,霄汉星辰远钓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