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昔遇重华席屡前,因排贵近去翩然。


叩墀袖有驰毬疏,易箦囊无沐椁钱。


当日传家惟谏草,至今赡族赖祠田。

獬豸峨冠侍紫皇,绣衣玉斧破炎荒。


江东丘垄云山好,天上文章雨露香。


句曲洞中天紫翠,凤凰台上月清光。

明年宿草惠泉东,怅望松楸白露中。


咫尺要离吴烈士,参差樗里汉行宫。


鱼灯亘古精灵接,麦饭先人伏腊同。

瘗尔衣冠在玉峰,风云惨淡待相从。


青莲岂可为金粟,黄石还应作赤松。


情尽英雄虽羽化,身高神智未龙钟。

沈湎何曾日举杯,殷勤荷锸越王台。


疏狂岂必青蝇吊,卑湿何劳子服来。


夷惠半生虚白首,彭殇一笑总黄埃。

素冠相送出梅关,反葬东吴有故山。


死友谁将平子去,孤儿自载伯鸾还。


沙床散发风流甚,麈尾成松日夕闲。

感慨清明节,留连野外尊。


花明兼柳暗,万落更千村。


黄鸟鸣官路,青山绕郭门。

暂趋先陇弭旌旄,因恤吾民啬事劳。


谷实已伤嗟岁廪,麦根虽立望春膏。


林疏山骨清弥瘦,天阔诗魂病亦豪。

下马步深径,洗盏酌寒泉。


念不践此境,于今复三年。


人事苦多变,泉色故依然。

音容别后远悠悠,寥落他乡土一抔。


野水寒禽空对客,夕阳红树更关愁。


手披荒草孤坟在,泪洒残梅一笛秋。

九仞终亏一篑功,想知衔愤泣幽宫。


死生怒臂屈伸顷,得失奕棋翻覆中。


只有松杉全晚节,不随桃李嫁春风。

衔哀负土记当年,白首来临涕泫然。


宰树成行无鹿触,佳城卜吉自牛眠。


已乖彩服亲尝膳,犹幸纶封数漏泉。

松萝山色荡朝晖,先垄依然树一围。
累叶相承支系在,百年今见眇孙归。
坚珉近勒尚书表,故箧犹传相国衣。
古城高处立残阳,醉眼凭陵见八荒。
木落放教冬岭瘦,鸟飞横绝暮天长。
钟声远认驮经寺,帜影中开阅武场。
看山空负一秋强,出郭来抛半日忙。
草没断堤牵步远,柳拖斜日送阴长。
百年丘垄怀先辈,几处园林似故乡。
一川云锦为谁栽,香触繁阴扫不开。
依约似随菱唱散,飘扬还近藕船来。
青房雨歇游鱼上,翠葆风回宿鹭猜。
登台北望俨蒿焄,蓼水庐前紫气殷。
妇子蘋蘩长假飨,宫墙俎豆互芳芬。
神峰含日开青嶂,铁岭惊霄冠白云。
异矣孙钟墓,相传孝可嘉。
感符人化鹤,祥协地宜瓜。
玉井无须羡,朱陵总浪夸。
改卜茔新兆,泉台傍鲁坡。
山川随地胜,雨露得天和。
积石根元美,东陵事若何。
松杉郁郁带重冈,榆柳阴阴绕曲塘。
曾有至人留宝谶,敢期孙子滥朝章。
人间日月三年速,地下泉源百世长。
十里松楸路不分,满天阴雨正纷纷。
东风吹尽伤心泪,回首终南隔暮云。
诘曲穿荒径,高平见远山。
溪乾呈石紫,林峭露枫丹。
不道归来晚,惟愁句未安。
寂寞千松老,萦纡一水通。
重来惊鬓雪,遗恨满春风。
拱木人何在,伤心泪已穷。
久作弟兄别,相看笑语通。
寒窗酬酒夜,落月对床风。
志得宁论晚,名高不畏穷。
冉冉腊垂尽,依依山涧中。
夜台云掩映,霜径叶帡幪。
寸草三春短,高冈万木丰。
祥启覃恩普,鸾回宠命新。
丹枫催短日,寸草恋长春。
至孝通泉壤,馀波被里邻。
东郊云气晓疏疏,十里相携霁色初。
林幄尽头闻杜宇,荇丝深处见王馀。
提壶相劝仍沽酒,扶杖来观或荷锄。
万亩坟山遍野阴,几年樵采到如今。
藩篱有限重加护,斤斧无端免见侵。
缺处更须频检校,暇时何惜一登临。
之人骑鹤上苍冥,遗冢累累草自青。
今日松楸成枳棘,当年勋业在朝廷。
谩询故老家无类,犹见先贤碣有铭。
招提遥隔阖闾城,夜半蒲牢吼地鸣。
度岭微分山市晓,穿林偏带野泉清。
高低夐彻三千界,次第频连百八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