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各自南来共北流,孤亭直下对中洲。


湘流几日发阳朔,潇水伴吾离永州。


预戒篙工泊江口,急穿巾子上山头。

晓市众果集,枇杷盛满箱。


梅施一点赤,杏染十分黄。


青李不待暑,木瓜宁论霜。

舟楫庭闱近,衣裳步武轻。


逆风犹作态,寒日为开晴。


独客天边住,全家水面行。

阴阴秋与白云浮,山近林深上上头。


千里才成万家邑,百川分绕一方州。


其间鸡犬微茫处,此外鹍鹏莽旷游。

每逢泉石必从容,闲过吾庐绝涧东。


簸弄泓澄看硌确,盘旋窈窕喜蒙笼。


近村欲雨无斜日,远岫归云有阵风。

申祷山川便作霖,耘苗时候想田深。


且欣小暑能如此,更愿新秋得似今。


早稻欲花将就实,晚禾成叶未抽心。

一雨山林方始秋,世间休待我回头。


心虽未老何须壮,身自长贫不用愁。


满地烟云终淡淡,数家鸡犬也悠悠。

雨湿芙蓉绿映红,池塘秋净晚蒙蒙。


水痕已下归蘋浅,岚气初寒入树空。


僧寺半依山路外,人家多在郡城中。

一年难得是芳时,花柳暄明易满枝。


人处其间无不有,事思以往总何宜。


清和天气雨频敛,冷澹风光日缓移。

转觉春风满鬓华,冷烟寒食动梨花。


年年纵有心情在,处处宁无语笑哗。


涧水细翻晴浪急,园林微转午阴斜。

春寒不敢出篱门,且拨深炉暖酒樽。


见说梅花风打尽,冷清清地月黄昏。

疆埸未云静,家国疑摇摇。


深乎帷帐筹,公卿日以朝。


虏势固不壮,虏骑固为骁。

风日明寒食,古观辛夷花。


冉冉山势转,寂寂溪流斜。


摩挲旧题字,故人天之涯。

驱车吴山道,西指咸阳桥。


南风吹酒醒,何以永今朝。


主人千岁期,双鬓绿不凋。

我毒发于腰,君疮作于背。


君痛那可忍,我痛或可退。


清和清润时,晴雨在户外。

国家翰墨场,用是得多士。


公卿才大夫,大抵每藉此。


其如老伏波,非但一第尔。

所贵知者希,初不与人事。


飘风击坠瓦,彼岂有本意。


百尔我所思,岂必待熟醉。

春浓自徘徊,我歌亦其事。


峥嵘眼中人,磊磈言外意。


何哉非达也,拂石醒小醉。

昼闲春婉婉,草树转花事。


人谁用吾情,我自顺吾意。


江山不徒吟,城郭亦可醉。

随地挑成荠菜羹,只和淡水入瓶罂。


春风不负闲人腹,赢得勾勾饱后行。

江国春来浅,新年雪未阑。


雨霏初急急,霰集复漫漫。


固喜成三白,宁忧已十寒。

洒洒如人意,明明助岁功。


夜阑愁有月,晓起喜无风。


坡老记为美,宣王诗最工。

竹枝梅蕊映松林,不是年年着意深。


君有清尊可无醉,春晴赢得看花阴。

头玉太硗硗。
江夏无双世胄遥。
好是三生仙骨重,丛霄。

皇都官曹盛,铨衡簿领优。


公庭临紫陌,宾幕对沧洲。


树影移门暗,荷香曲榭幽。

晓凉门巷柳阴蝉,九陌晴泥著锦鞯。


到处帘栊尽相似,巧棚人静五生蔫。

团团碧树压宫城,白凤门楣淡日明。


回首琼华仙岛上,片云犹欲妒新晴。

泪尽乌号不可攀,传宣忽降白云间。


天华拜舞君王赐,梦断斋庐月满坛。

西方降生传此日,北土行乐开群迷。


艳艳游尘障去岸,纷纷杂伎拥回堤。


秉兰藉草逢新浴,赠李投桃历旧蹊。

衡南秋更好,过客赏心并。


风物重阳近,江流双练明。


何年开胜会,此地集儒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