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八月江南毒热新,火云郁郁尚蒸人。


井梧叶落太伤早,庭户蚊喧难及晨。


不见金天流素月,思沾玉露洗黄尘。

云间千壑泻漓川,日下孤帆出晓烟。


万里行踪始安岭,九秋晴望泬寥天。


江山故作殊方色,道路今酬逐客缘。

浩荡平桥饮,留连落月西。


衣冠洛阳社,风物武陵溪。


远泛移龙窟,高吟振鸟栖。

六代烟华地,狂歌得夜游。


山河横王气,水月弄清秋。


木落长干寺,云残太白楼。

落日清川里,轻风已自凉。


秋怀生白舫,山翠扑胡床。


问路疑天上,停杯待月光。

毕世难忘此日,高秋不动纤埃。
新华门内广场开。
叠作千层人垒。

片云消尽步长堤,不是前时风物。
柳榭花亭兼竹所,只借钟山为壁。
空宇澄鲜,湖波荡漾,照见头如雪。

古钱唐,翻成此日凄凉。
薤歌中、灰飞纸蝶,褊褼吹上牙樯。
峭帆风、迎来柳,离筵语、递入椒浆。

断鳌立极有前闻,郁郁昌陵颠檗春。


起自郇瑕形自著,晓然入梦匪纷纭。

神仙闻水部,妙物与长生。


鼎饪元滋味,山樊好弟兄。


佳音当有象,短韵已驰兵。

民命无魂鹿,烹庖几日休。


纷纷浑未悟,炯炯为深忧。


并和邻舂相,分渔步网收。

疟鬼自与诗人谑,小儿狡狯弄炎凉。


蔬肥夜雨园丁逸,果熟秋风稚子忙。


枕臂闲思新药灶,扶头欲起候茶枪。

露叶堕清响,隔烟闻暝舂。


夕岚那可拨,月照山重重。

林下青衫卸,尊前白发攲。


少年行乐事,暮景感伤时。


鍊药嫌长懒,观书悔已迟。

二子论秋夜,秋蛩是四邻。


叶黄狐下陇,灯暗鼠欺人。


借誉门多客,临危俗少亲。

此夜十分月,年时中半秋。


华夷同一照,今古几多愁。


颢气横空白,天光际海浮。

黄菊一瓶酒,青山四壁书。


吾年馀几许,天意复何如。


寒日沙禽并,风霜野果疏。

水涸田枯若漏瓢,桔槔声动出层霄。


滂沱雨泽驱炎熇,泱漭潢污混海潮。


今岁定期秋稔熟,前村已救稻枯焦。

高卷湘帘看明月,一年今夜十分嘉。


露华清洒玉毫兔,林影还浮金背蟆。


太液池台当更好,广寒城府望非赊。

钟山毓灵秀,宝坊炫丹雘。


王气接闉阇,冷飙洒岩壑。


泉球石罅锵,松籁空中落。

今朝白露亥时交,小雨霏微向日捎。


野老为言无过虑,岁丰天意已先教。

大风怒吼雨如麻,入得更深势转加。


晓起忽闻墙外语,今年只损木绵花。

天上金波影未阑,人间已作隔宵看。


千家香雾笼银兔,一派天风吹紫鸾。


夜色分秋当二八,桂华作意让团圞。

远山流水晓云和,松有盘陀竹有坡。


两月簿书堆积满,千重岩壑梦魂多。


莼丝渐逐秋心长,雁信凭将旅恨过。

凤凰山下凤凰桥,与客移舟自海潮。


中半秋光明月小,参差山势碧波遥。


四时得意真行乐,一榻高眠慰久要。

萧萧雪鬓病馀深,半倚蓬笼尚拥衾。


教子挥金酬国手,抱孙低语调乡音。


恐惊旧日回明镜,喜是今朝捧御簪。

曾闻郑女咏同车,更爱丰标淡有华。


欲傍苔莓横野渡,似将铅粉斗朝霞。


品题从此添高价,物色仍烦筑短沙。

爱看秋水坐斜曛,汗漫东来昔未闻。


风送潮头喷积雪,波连天际贴层云。


高声疑有蛟龙怒,远影空迷鹳鹤群。

一饭盘陀驿,青山是再来。


登临殊不尽,节物苦相催。


树色庭除古,秋衣箧笥开。

八月风烟接渺漫,千崖景气入凋残。


夕阳欲下蝉声急,秋水忽生凫眼寒。


海内兵戈今日盛,天涯道路古来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