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月自中秋满,人从此会离。


由来最圆夜,翻是欲亏时。


玉魄斜穿树,金波细溢卮。

留君日何短,别君日何长。


中原鸟道路,游子鹑衣裳。


悲风夜骚屑,白云寒苍茫。

忆昔湖南全盛日,郡邑乡村尽充实。


连年兵火人烟稀,田野荆榛气萧瑟。


我初入境重伤怀,空有山川照旌节。

片霞斜映绛河妍,一半秋光死魄边。


心似玉钩犹自曲,影同纨扇更谁圆。


瑶台未合雌雄镜,锦瑟休张五十弦。

蛾眉今夕夜光成,未到中秋镜半明。


花逐露华香共落,酒和云汉影同倾。


玉娥弓向天狼彀,珠母胎从顾兔生。

岁时难得闰中秋,樽酒应宽此夕愁。


江至金滩章贡合,月随银汉水云流。


频将白发辞梅市,只为高堂在药洲。

去年八月十八夕,前年八月十八朝。


宝带桥边观串月,钱塘江上弄惊潮。


今年此夕何萧索,秋雨泙澎沉月魄。

秋天晴日菊还香,独坐书斋思已长。


无奈风光易流转,强须倾酒一杯觞。

乌石风吹晚笛清,闰年羁思黯闽城。


星河际海涵秋影,鸾鹤凌风矫夜声。


重见月圆还照酒,似防秋去更寻盟。

桂香兰馥夜交清,心赏还同寄鹤城。


影合三人怜月色,望遥一水忆箫声。


病看簪绂真为祟,忙觉玄泓久败盟。

妖蟆不为中秋地,老兔先奔昨夜寒。


世事相违剧晴雨,人生何苦许悲欢。


云窗自照青藜杖,月户重修白玉盘。

祝史祝王册,儒臣奉誓词。


衣冠陈盛典,秬鬯降洪釐。


用报金穰瑞,仍祈雨露私。

家在孤云落照间,行人已上雁门关。


凭君为报平安信,才是云中第一山。

玉轮初满空,迥出锦城东。


相向秦楼镜,分飞碣石鸿。


桂香随窈窕,珠缀隔玲珑。

坐爱圆景满,况兹秋夜长。


寒光生露草,夕韵出风篁。


地远惊金奏,天高失雁行。

银蟾的皪,记何时此月,重启珠宫。
羽葆虬幢纷去住,石麟飞下天中。
四十七年,匆匆过却,回首忆生嵩。

八月长空飞鸿字。
芋栗全登,消受田家味。
晒枣堂前红满地,何须苦忆南天荔。

常时月好赖新晴,不似年年此夜生。


初出海涛疑尚湿,渐来云路觉偏清。


寒光入水蛟龙起,静色当天鬼魅惊。

中秋月满尽相寻,独入非烟宿禁林。


曾恨人间千里隔,更堪天上九门深。


明涵太液鱼龙定,静锁圆灵象纬沈。

近节逢花放,开尊集异乡。


乾坤共一笑,风雨似重阳。


谁识暮蝉意,独怜秋树芳。

孔庭严祀典,冠冕萃吾乡。


霄汉回清乐,星辰入画裳。


万年仍俎豆,千仞自宫墙。

雨送凉来,风将云去,晚天千顷玻璃。
婵娟依旧,出海较些迟。
玉兔秋毫可数,疏星外、乌鹊南飞。

春英无不惜开迟,秋菊常怀素景悲。

惯负晚霜甘索寞,忽逢先闰促离披。

欲移庭槛嫌伤早,拟泛宾罍未入时。

舒轮方满正中秋,报社神歆已降休。


且共良农歌稔岁,何须明月照高楼。


金丝自壮欢吟气,风雨终为乐事仇。

中秋不必拘三五,惟望时方月正圆。


已荐社壝通肸蚃,始开宾席对婵娟。


清光自喜今宵满,俗会从输一日先。

待月清商欲半前,欣留嘉客启疏筵。


采萧方释三秋咏,应历从亏一荚圆。


密讶云藏台面柳,静看珠出水中天。

蟋蟀梧桐秋满庭,浮云散尽见疏星。


仙人修月浑无迹,使客乘槎自有灵。


一道银河通碧海,三更白露下青冥。

百年优孟旧衣冠,合作登场傀儡看。


过眼荣枯皆嚼蜡,切身经济是加餐。


游随极浦双鸥远,梦倚归装一剑寒。

寇公家计魏三诗,鼎鼐楼台绝妙词。


廉吏儿孙贫不讳,先人清白世元知。


久将寒士题名刺,惟把闲心付酒卮。

出国门驱薄笨车,抽帆万里指吾庐。


亦知蜀道真难上,可奈长安不易居。


糊口那能还井邑,因人转得问乡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