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水面秧针长绿茸,雨馀樱颗染深红。


东皋伫想生盈陌,西蜀应知赠满笼。

门外都无车马尘,绿阴幽草与时新。


小窗日日风兼雨,赖有蔷薇占得春。

水村高下自成围,处处人家白板扉。


榆荚杨花正无赖,等闲又欲送春归。

蚕事忙时三月中,苍苔门径少人踪。


抱篮知是谁家女,偶向柔柔陌上逢。

田头纵步午风凉,陂水青青浸稻秧。


爱杀檐前双燕子,落花多处得泥香。

林绕方塘水绕洲,杖藜随处得迢游。


却嫌薄暮东风急,便觉经寒似麦秋。

春色相将到楝花,柴门深掩似山家。


日长无事琴书罢,纱帽笼头自煮茶。

木奴花发四邻香,静里偏知日晷长。


坐久出门看野色,乱山平处是钱唐。

断岸防颓费石包,雨声又听响中宵。


杏花零落飘香远,明日扶筇度石桥。

春日田家始作劳,下乡胥吏苦频搔。


如何学得仙源隐,不种桑麻只种桃。

野蔌村醪暂遣怀,每呼邻叟尽馀杯。


醉来却倚柴门立,闲数昏鸦几个回。

筠笼采摘小童回,樱豆堆盘杂笋梅。


正尔客怀寥落甚,不妨频覆掌中杯。

高陂分水出湾头,宿雨晴时好放舟。


闻说春山多胜事,几时寻壑入经丘。

花柳村村社鼓喧,花含宿雨柳含烟。


野夫何处堪行乐,不是花边即柳边。

连宵急雨送轻雷,又见郊原草色回。


此去城门三十里,踏青能有几人来。

村扉寂寂掩荆柴,雨阻清明客少来。


自把新茶试新火,喜看榆柳变炉灰。

草芽雨后一番青,处处郊原趁雨耕。


我亦村居聊避俗,傍人错比晋渊明。

桃杏何曾羯鼓催,春风先后自吹开。


为怜红影临清泚,不惜芒鞋得得来。

夜听檐声似雨声,晚窗操笔喜诗成。


东风消尽门前雪,又见墙阴荠菜生。

晓起惊看雪拥门,地炉火暖自添春。


交游岁晚俱零落,谁复扁舟访故人。

水亭傍午好追凉,白鸟飞来玉一双。


修竹似嫌炎暑近,并移清影过南窗。

旭日深闺侍宴温,如云上客颂玙璠。


十年不负丸熊意,三岁长怀化鹤魂。


广被早容寒士接,䦱门时共族人言。

骑马玉屏山下过,万松交翠鸟争呼。


石桥水洞今犹在,借问主人还有无。

浩荡千古心,流连一壶酒。


堂虚明月夜,榻下如兰友。


论诗穷奥窔,秘藏抉枢纽。

保障功高记昔年,露滋芳草尚绵芊。


谁云庙貌三秋冷?


时结心香一缕烟。


世代沧桑同变换,恩波潮汐共回旋。

东山棋局暂夷犹,元老还家尚黑头。


自是洞仙无甲子,谁知琪树几春秋?


行看曳履趋三殿,且慢骑羊向十洲。


待历中书念四考,始携黄石问丹邱。

蓬壶紫水远通潮,人踏金鳌弄紫箫。


百里贤星环寿域,十分春色醉花朝。


调和玉露凭仙掌,旋转天文属半杓。

观涛晚上木兰舟,万顷波光镜里浮。


灼烁珠华纷映月,晴明海气正澄秋。


翻惊星汉天齐落,且挟骊龙夜共游。

擎天一柱屹亭亭,古色千秋灿紫青。


上划烟云齐北斗,中分夷夏镇南溟。


晴空露重金茎湿,永夜风高鹤梦醒。

紫霞深处曙钟寒,风转袈裟罥石栏。


心逐夜猿声里憩,身随云侣腊前观。


高幢月落乌初觉,叠砌枝横露未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