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脚底潮生鼓万雷,浪头隐隐白云堆。


诸州地到海边尽,外国帆从天际来。


但见中间浮岛屿,不知何处是蓬莱。

夜来一尺雨,汨没西家墙。


不知早已霁,但觉天苍凉。


独行御沟畔,流水声泱泱。

返照斜衔月半弓,一襟清暑爱溪风。


人行稻垄交加处,山在林塘掩映中。


游兴渐开知病减,酒材难致笑诗穷。

黑云连阵雨声寒,骑马萧萧向掖垣。


平地急惊成海子,御沟全似泻河源。


担夫没屩犹探路,从吏篝灯不到门。

迅雷殷殷声动地,一阵灵风送阴气。


忽见四龙垂半空,头角犹在乌云中。


三龙蜿蜒只摇尾,一龙爪欲翻海水。

决决溪流浅带村,层层山色翠当门。


水边林下青莎地,今日重来试屐痕。

素餐无补愧朝簪,殿左分鲜感圣心。


触热到来船似马,退朝擎出价兼金。


高堂上献贻亲喜,讲席重遭觉岁深。

一片琅璈度曲新,社中香火会比邻。


幡幢四绕星坛静,剑佩遥瞻帝座真。


初向玉清充弟子,会从金马作仙人。

雨馀凉思一襟回,琳馆苔花满石台。


双鹤溯风留语去,独槐当户送阴来。


丹炉几向清宵伏,芸检时从白日开。

六月凉生白苎袍,不知人世畏途劳。


自惊何福堪消此,一路松风响翠涛。

携得金台酒。
出城来、西山招我,鹭鸥之友。
鸥外荷花三十顷,倒映凤城垂柳。

乱雨敲窗落碧梧,更闻栖鸟夜惊呼。


欲成一梦非容易,却为醒时尚有吾。

暑雨轩窗尽夕阴,别怀初写重沉吟。


相望咫尺津沽路,一日南东江海心。


人乐有归成隐去,乱生如夏与秋寻。

水上风多,坐江艇、衫罗轻卸。
斜旸里、听歌劝酒,满前王谢。
四面楼阴兰桨鹢,十眉帘底冰绡麝。

六月炎天千里移,不期繁蕊便盈枝。


向来浑是西垣客,忆得看花草制时。

庚暑既云初,甲运将复浃。


正当相火行,如持溽土□。


炎炽及云霄,烦燠况仆妾。

西风作雨又仍休,卧起园斋夜更幽。


天黑露华凉不下,云疏河影淡还流。


阴虫齐响浑忘夏,落叶频飘预报秋。

绛英绿叶斗炎光,艳色无多出女墙。


欲借一枝来照眼,看时恨不在端阳。

怀人故国鳞鸿绝,避地春园草树长。


四壁空存医俗具,千金难售卖呆方。


共儿坐诵修吴语,有客行歌炫楚装。

急报传来又不真,迎门翁稚笑声频。


情怀经苦思平世,颜貌缘愁似老人。


兵后尚多难料事,山中谁是自由身。

台屋深难暑,湖林近易风。


高歌送长日,醉眼睨凉空。


雀舌纤纤碧,鸡头淡淡红。

簟枕邀凉醒酒般。
金粟檀栾。
红粉阑干。

云垂钟阜远峰孤,雨积秦淮总是湖。


困湿饥鹰将曳地,惯行老马亦迷途。


月离乌毕千年验,天泻银河一派俱。

四面荒墟一室孤,俨然舟楫住江湖。


鸟知候应先鸣垤,客苦行忙况在途。


高凤书痴真自信,杞人忧戆与谁俱。

夜雨凉生客枕孤,晓来庭院欲成湖。


家家湿漏龟鸣灶,处处空浮蚁旋途。


油幕炮车连日起,倾盘倒海一时俱。

书淫传癖从吾好,几得方瞳青再回。


昼永但思常伏枕,客来谁复共登台。


儿孙凭膝犹疑问,笑语闻声亦浪猜。

胸中虽正眸今眊,阳里东门病共怜。


忆昔逢人能白眼,何时披雾睹青天。


停镳客少论文酒,辍笔囊无卖赋钱。

太乙青藜不复照,冥搜海岳亦何为。


囊萤数夕已辞案,梦鸟前宵尚入帷。


自惜缥缈尘已满,不禁昏翳泪常垂。

紫阁玑衡重,彤轩宠眷频。


仙媛逢设帨,上相复垂绅。


花甲初中日,天书再降辰。

龟枕荷裳旧钓矶,东晴西雨问津稀。


风云江上堪娱老,虾菜船中已蚤归。


家酿欲倾河朔客,明珰曾解汉江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