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竹间有幽亭,所宜惟暑饮。


层阴隔炎日,四坐障绿锦。


过午不可留,单絺觉微凛。

水从前岩来,转入后溪去。


中间载酒下,各到客前住。


醉后皆恍然,再来无觅处。

潭潭栋宇盛,窅窅轩窗辟。


高深与地称,可大张宴席。


府事如少休,兹焉会佳客。

山横碧立并雄岷,大阜洪川共降神。


心合云雷清祸乱,力回天地作阳春。


非熊德愧当周辅,称杰叨惭首汉臣。

推车阃外主恩新,今日梁川草遍春。


玉色据鞍双节下,扬兵百万路无尘。

大封茅土镇褒中,醉出都门杀气雄。


陌上晚花迎虎节,马前新月学弯弓。


珂临响涧声先合,旆到春山色更红。

师经非纸上,师佛在心中。


觉路何曾异,行人自不同。


水云晴亦雨,山木夜多风。

儒有登坛贵,何人得此功。


红旗烧密雪,白马踏长风。


斧钺来天上,诗书理汉中。

泛观天地间,一气如爨鼎。


半鼎沸正急,半岂独尔静。


从旁更益薪,既往漫不省。

梅花已是隔年香,投老何能面复光。


求则得之青籸饭,归斯受矣白云乡。


果柑微似温生乳,阆柿多于处着霜。

燕寝深凝自在香,苍髯扶病玩流光。


桃符历日又新岁,粔籹燋糟非故乡。


灯影参差棋溅雹,酒行杂遝剑横霜。

皂盖开藩日,黄河洗甲时。


柳阴承羽葆,花气扑旌麾。


兵悍须柔止,民碞莫胜之。

几代贞元会,还生忠简孙。


清风拔薤本,爱日护葵根。


疋马驰周道,分公翰蜀门。

耿耿三秋别,悠悠四月馀。


菊潭闻上寿,梅驿急驰书。


簇花红成阵,骈筵翠曳裾。

藏室仙郎罢属辞,暑天驱传出京畿。


流年两鬓生华发,宰邑全家住翠微。


九折坂长须叱驭,三声猿苦莫沾衣。

人间平地有危机,归去应先未辱时。


少著青衫元自懒,老簪华发更何疑。


向曾汩没痕犹在,尚此廉纤愧自知。

饱听玉帐报平安,猿鹤关心又乞闲。


再理十年君杖屦,来分一半我云山。


歌能着意倾愁斛,酒解将红染病颜。

东来车骑岂君归,我欲悬车归则时。


仙女丹砂能不老,腐儒青简亦难衰。


宁乖洛水田园计,且及燕山馈饷期。

有志男儿自不同,出门慷慨气如虹。


远谋尚欲安天下,小试何妨佐汉中。


此地从来为重镇,乃翁还更有遗风。

兴元双干名千里,字水孤根压九垓。
岂但为君丈人行,谛观直恐是云来。
蜀道难,难于上青天。
蜀道易,易于履平地。
蜀山天险固自若,视难为易在人尔。
行入云衢路未通,主人明日复观风。
几声寒鹊江村暮,烟雨潇潇失去鸿。
雾豹平时岂一班,定将清对领威颜。
东南民病知多少,莫把皇华误出关。
太平天子事东封,洛苑回銮访侍中。
自古相门终出相,试持圭璧近重瞳。
冰壶旧映蓝溪玉,璧乘曾依白帝城。
明日武林山下路,过桥唯有杜鹃声。
梯天悬阁马行空,旌旆悠悠照谷红。
灵凤阴寒春过晚,万山犹有牡丹风。
身离梁苑初蚕月,脚蹈秦云已麦秋。
要见使君恩惠久,滔滔长伴汉江流。
神州沈陆,问谁是、一范一韩人物。
北望长安应不见,抛却关西半壁。
塞马晨嘶,胡笳夕引,赢得头如雪。
寂寥满地落花红,独有离人万恨中。
回首池塘更无语,手弹珠泪与春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