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世故漫漫混渭泾,九山高枕卧云屏。


摊书雾拂双眸莹,揽镜霜欺两鬓青。


归燕凄凉谁复顾,吟蛩哀怨不堪听。

晚风吹袂晚山前,久坐松根忆去年。


本为微官轻去就,只因慈母重留连。


还思叔子趋涪日,细嚼渊明饮酒篇。

逢人羞更语弹冠,寄迹贤关席未安。


去脚驱驰春已暮,浮云挥扫事无端。


芝兰径里风微动,枢斗天喧夜耸观。

禄隐惭无补圣君,此生真笑我徒勤。


闲看斗柄旋宸极,怅望江天入暮云。


律管声中谐凤侣,春波篷底羡鸥群。

艳冶时方爱子都,轲书何事小夷吾。


首阳饿忍周遗逸,湘水空沉楚大夫。


已觉衰迟催日月,那教侧陋误唐虞。

三年尘梦寄燕都,不信今吾是昔吾。


涪水远帆思叔子,洛阳高枕愧尧夫。


苏枯霖雨天何吝,照眼莺花日渐疏。

金钱不博皂囊诗,杯饭何曾谢乞儿。


京酒鲜催游子醉,年华争谓鬓毛丝。


遥遥泰岳瞻应远,采采蒌蒿步更迟。

白帝吝商飙,烦暑仍靡靡。


昨日山中归,倒卧西窗里。


开窗荫疏竹,炉烟灭复起。

老眼南畿又北畿,几人倾倒不留丝。


庙堂何患无韩范,边境今应扫貊夷。


溟海屡瞻鹏化后,朝阳真听凤鸣时。

千年麟凤几郊畿,道脉悠悠寄一丝。


诗笔未能忘大雅,羲爻端恐忽明夷。


苏湖振起文衰后,濂洛开当宋盛时。

叠叠新声写旧畿,别情端似绎吾丝。


真源会处忘饥渴,世路经来识险夷。


直把斯文供职业,更将何事答明时。

海内英豪满帝畿,斯文常欲辨毫丝。


闲因旧学窥千古,何用虚名慕四夷。


剩水残山皆乐地,乘田委吏乃吾时。

问柳寻花出帝畿,新题留别写乌丝。


何愁浙水无薇蕨,真信严光是伯夷。


去棹快经霖雨后,计程刚到暮秋时。

东风策马出郊畿,莺啭千回柳万丝。


送我严陵惟钓濑,何心鲁叟欲居夷。


斯文颇入支离后,至乐深于寂淡时。

拜望都门别帝畿,南薰拂面鬓丝丝。


官如捷举叨祠禄,山到严州似武夷。


世路怯逢秋暑恶,漕渠争趁雨凉时。

尘缘三月住京师,去傍桐江一钓丝。


三沐三薰扬葛袂,半醒半醉咏鸱夷。


备尝世味心灰后,拈弄风花景暮时。

进耽朝市疑徇物,退爱皋原为洁身。


遇主禹躬三过急,得师颜乐一瓢贫。


世情似弈翻新局,牍案如麻积幻尘。

圣轨日湮塞,异言何豗腾。


奇瑰肆搜讨,菽粟不见珍。


伊予服昭训,寐觉还自徵。

外阶二十年,仆仆簿书扰。


育才虽可喜,竟亦鲜奇效。


蓦兹叙亨衢,凉德惭素饱。

少年心事本拿,云南望樵山日又曛。


卖畚何惭王景略,画齑故是范希文。


拟经制礼吾何敢,蜡屐持筹事未分。

罗帕分香,玉钗留股,东风羞记初盟。
残杨剩柳,休问啭春莺。
虚向蒲关驻马,淹误了、云路鹏程。

秋风千里骑黄鹄,翩然白云南去。
芳草闲情,枢波醉眼,一枕苍寒留住。
清时有味。

靡靡西颓光,何时燠寒灰。


槁木无生意,宁知春事回。


龙蛇蛰已深,松柏日见摧。

缙云郎署独衰迟,跛鳖难追八骏驰。


人道戆怀如汲黯,天生讷舌愧张仪。


吴钩苔绣凭谁砺,燕石珍藏只自奇。

西北频年值岁凶,东南财赋半成空。


万方一统虽遭际,斗米三钱尚未逢。


减膳共知劳圣虑,转输谁复念民穷。

日日奔波日日忧,镜中华发忽盈头。


青山有梦不归去,绿水无情强自留。


公馆时常粗粝饭,行囊依旧木棉裘。

离忧不客极。
欲涤愁肠思怎得。
吟损两肩耸力。

寸心千里日悬悬,归计今秋又似前。


身似冻翎飞不去,事如春蔓苦相缠。


还家路梗须浮海,报国才疏只望年。

野馆愁俱寂,空林日未斜。


看云偏忆母,为客久辞家。


独自嗟萍梗,非关恋物华。

客馆烧梨夜未央,欲追班马愧三长。


是非敢对皇天语,优劣都将尺寸量。


草露宿蛩鸣短砌,柳风吹月上东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