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千尺京尘,斜阳没处西风弄。
小楼夜永。
铁马丁当动。

昔在兵曹日,长怀胄监贤。


退朝先解佩,扣户即登筵。


沽酒尊频倒,移灯句共联。

闲来着处寻山水,下马还登高远楼。


西涧水声千丈落,南峰云气一尖浮。


斜阳町疃牛羊晚,细雨陂塘凫雁秋。

臈月二日冻雨晴,百舌飞来庭树鸣。
鸣声不已自唱和,一出飞时人尽惊。


我怜此鸟在林谷,羽族之中能晦明。

看山随客过枫桥,下马寻僧问柳条。


古殿碧苔春寂寂,绀园红树晚萧萧。


能诗茅屋应堪赋,入社东林倘见招。

书楼新筑与山齐,冬日登临感聚奎。


蜂户怯寒封冻蜜,燕巢惊雨落春泥。


一经已见当家授,万卷终期列笈栖。

烈风吹断野桑枝,云外孤鸿北叫时。


雪满山城惊岁暮,冰连河海得春迟。


几年谪宦身多病,独夜悲歌鬓欲丝。

照耀烟霞秋月清,每逢白社起深情。


临风几度孤吟况,棹雪今为一夜行。


汉代歌声传玉管,熙朝神器壮金茎。

三年治绩蔚炎州,如月高明碧汉流。


驯雉绕庭尊曩史,灵芝呈瑞见天庥。


洗除尘滓人难似,禀得纯和道易求。

夜卧衾裯单,不敢嗟体寒。


晨餐蔬食微,不敢叹腹饥。


重念饥寒民,亦有甚我身。

岁熟牛羊饱,村寒鸟兽呼。


霜馀山骨露,水落涧毛枯。


归艇收渔网,行人问酒垆。

畏寒终日闭柴门,世事炎凉总不闻。


老鹤踏翻松顶雪,乱猿啼裂陇头云。


强呼竹叶闲浇闷,吟对梅花正忆君。

暖日千家散彩云,尚思仙岳访元君。


未忘黄绶山中约,先遣苍衣谷口闻。


司马豪游怜独阻,仲长幽计许谁分。

拄杖今朝弄白云,何如春雨吊湘君。


山居疑有秦民避,林卧曾无蜀士闻。


锦石寒花寻共得,瓦盆浊酒兴能分。

冬日洞门引兴长,瑶华忽捧快余望。


圈中自识无遗画,删后谁知有剩章。


洛社烟花还旧约,舞雩童冠况成行。

阳泄已氤氲,阴疏不凝结。


可怜终日雨,总是连天雪。


虽贫布衣暖,尚欲应时节。

便觉风和满县新,一枝欺雪长精神。


东皇不肯群芳谢,南国先回百里春。


檐外早梅犹隐约,篱边残菊已纷纶。

扫除愁恨惟应酒,陶写襟灵仅有诗。


四十头颅只如此,可能心事及游丝。

金阙银宫上帝居,绿章封事达云衢。


晓来官吏传相告,明日放生仍断屠。

下床指直难结带,出户舌卷深入喉。


共羡将军能出猎,党家帐里不风流。

金水桥西沙路低,东来翠幰与桥齐。


不知夫婿何官职,后拥前驱过曲堤。

暗尘驽马夕阳酣,冻路凌兢思不堪。


徥侣徒行知捷径,踏冰时过象坊南。

白塔高标射紫霞,乌栖宫树客投家。


烧香人拜弯弓月,穿市儿携剪彩花。


苜蓿地眠朝退马,蒲桃园隔宴回车。

北风吹倒碧琅玕,金粟栖枝露未干。


翠气遥连仙掌晓,天香微堕玉壶寒。


明蟾照影临丹阙,青女销香著画栏。

乌焰才沈桂魄生,霜阶拥褐暂吟行。


闲思江市白醪满,静忆僧窗绿绮横。


尘土自怜长失计,云帆尤觉有归情。

日高荒庙掩双扉,杉径无人鸟雀悲。


昨日江潮起归思,满窗风雨觉来时。


何堪身计长如此,闲尽炉灰却是疑。

曾谒仙宫最上仙,西风许醉桂花前。


争欢酒蚁浮金爵,从听歌尘扑翠蝉。


秋霁卷帘凝锦席,夜阑吹笛称江天。

陵谷依然迹已陈,早逢真诀想还真。


窗馀朱箓抄经字,房少丹炉候火人。


羽节芝幡云外寂,石坛瑶草雪中春。

传君是日往,投策向珠林。


水涉溪烟冷,山行石路深。


霜天净夜景,冰涧澄空音。

碧毡飘雪,正窗畔梅蕊,又开初腊。
人有机云同载酒,倾倒小花蛮榼。
醉眼横天,雄心问月,笑把刘伶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