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清泠玉韵两三章,落箔银钩七八行。


心逐报书悬雁足,梦寻来路绕羊肠。


水南地空多明月,山北天寒足早霜。

虚拟龙门在,诗书业已荒。


无名借北海,有泪洒山阳。


烛为清言短,杯从旧事长。

冬月今宵满,他乡此夜情。


城高初影堞,楼静故当楹。


雾濯寒辉苦,风吹夕晕生。

冬月少光辉,霜天影渐微。


鼓鼙仍雪塞,灯火自风扉。


水冻蛟潜泣,沙寒雁不飞。

残腊雪纷纷,林间起送君。


苦吟行迥野,投迹向寒云。


绝顶晴多去,幽泉冻不闻。

一官仍典属,三载见咸宾。


斯亦观生进,即于与客频。


知名宁远域,束带是皇臣。

寒景峥嵘岁已深,谁知清淡亦登临。
雨吹废馆苔添晕,霜落空城树减阴。
向晓旋留题叶句,隔年先有探花心。
湖光妙正在秋冬,露尽冰文雪半封。
载月停舟应自绝,分烟挂画定嫌重。
眉开远黛工能写,影浸寒梅巧作供。
久客归何倚,孤踪只自怜。
顾瞻鸿雁影,吟叹鹡鸰篇。
翰墨藏春雨,池塘惨暮烟。
门庭思往日,文雅盛当时。
共目三珠树,相辉五桂枝。
一朝虚枕被,万事罢埙篪。
累岁遭家难,心悲不可论。
鲁门疑远梦,易水送归魂。
取次栽坟树,从新拭泪痕。
无限伤心地,连朝薤露吟。
仁兄归永夜,爱弟托荒岑。
华萼俱凋落,松楸渐郁森。
行吟惟悴老林丘,声气遥同二十秋。
怀刺岂随弹铗客,受廛今喜抚尘游。
炎陬薇省名方岳,海国桓圭古右侯。
六龙飞处五云驰,抱膝停云有所思。
帝赉关西清白吏,人歌南国素丝诗。
三司附骥曾骖乘,十载归林尚绕枝。
萧条冱寒候,浩荡风振野。
吾人亦好事,乘兴来兰若。
意岂在行乐,欲识栖禅者。
一样清辉,许多寒气。
玻璃澄澈冰轮里。
近人流欲湿侬衣,万分爱惜眠还未。
窗月明如练,松风轻入檐。
不成清夜寐,相对烛花残。
往事翻新恨,凋年损故颜。
遭兹国难两三周,财尽民穷犹断炊。
不克乘桴浮海外,吟诗略可解吾愁。
希望和平不见和,无人能唱太平歌。
双方让步调停易,战争延长唤奈何。
斗标建子仲冬月,晓天云掩残月魄。
满城霜气利如刀,敝褐蒙头出不得。
旭日无光风伯怒,冰合水泉厚地裂。
鼓角震尘寰,銮舆西狩还。
思老三接近,仙诏九重颁。
身岂星槎隔,时欣月桂攀。
风雪近残年。
恁受别离滋味。
梦中倘许相随,奈关山迢递。
荡长空、冷云吹暝,江声新搁潮涌。
旗亭风紧天无色,苍莽古原荒垄。
银汉拥。
江上清香隔水闻,林间不见雪纷纷。
春寒忽忆登山屐,归梦犹寻谷口云。
笑菊欺梅。
嫌蜂却蝶,压尽寒荄。
月下精神,醉时风韵,红透香腮。
山茶未开梅先吐,风动帘旌雪花舞。
金盘冐冷塑狻猊,绣幕围春护鹦鹉。
倩人呵笔画双眉,脂水凝寒上脸迟。
月华似水,正同云天气,流光如烁。
冷气射入寒瘁竦,走下深帘重幕。
十二琼楼,三千玉斧,手冻恁谁断。
吾家生计窄,岁岁惯饥寒。
薄午烟方举,隆冬布不完。
三旬九遇食,十载一加冠。
皎然凝静夜,万象此森森。
素色浑江汉,寒辉自古今。
劬同冬日爱,肃若秋霜深。
向夕烟消大地平,海洋扶月上瑶京。
山河影射千门静,城阙光涵太液清。
霜静高旻流素籁,风微小阁敞新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