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岁云暮矣风萧萧,木叶脱落惟空条。


云浓雨细白日短,惨惨不辨昏与朝。


雨中行人足斛觫,去与公家制戎服。

江城积阴愁玄冬,千家万家云水中。


乌啼黄昏雁叫夜,鼓角惨澹愁悲风。


青灯无光掩关坐,饥鼠相衔啼过我。

季冬十日雨不娓,寒烟冻雾何凄凄。


城头无由见白日,坂下只是愁黄泥。


乡中饿叟纳官赋,白头赤脚行中路。

一冬枯槁雪不集,细雨冥冥高岸湿。


天边鸿雁安所归,岁晚蛟龙不得蛰。


昨闻汝北多死亡,横尸委骨官道傍。

西望千峰万峰连,出门朝暮生云烟。


日傍雨脚下平地,风外涛头冲远天。


急飙北回振林薄,白昼孤狸行近郭。

北风吹零雨,冬热雪不作。


二仪黯澹交,百川莽回薄。


沙霾翳白昼,远望何由豁。

凛气回轻燠,凉飙绝怒号。


飞霙难自拆,细雨反如缫。


惠泽非常降,祥编想共褒。

江上朝来雨,城中起寒色。


凄凄湿尘土,漠漠蔽空碧。


筑场看已晚,及物怅无益。

经旬斜雨滴长廊,冬暖苔生草又芳。
谁剪钟山云一片?随风入户到绳床。
荒原满目叹蘼芜,冬暖天南草半枯。
望去边声传赤羽,愁来云物暗苍梧。
年残风雨孤舟暮,宦薄宾朋一字无。
脊令风急正分飞,极目西津浦树微。
旅病欲归归未得,孤城零雨自沾衣。
梅尚花时便作霖,儿童造化本无心。
保身独鹤归华表,噤口群鸦集禁林。
物态尽随时改变,天公不管世晴阴。
久厌冬深雨,长吟屋漏诗。
凄凉乔木下,想象熟梅时。
水没江边鹬,雷翻水底螭。
迢递接关塞,阴遥送岁年。
百川黄潦合,四野黑云缠。
映竹疏还密,如麻断复连。
湿云连野树,流水绕孤村。
两月无来客,终朝闭小轩。
冥冥山气重,㶁㶁涧声繁。
北风常扬六花飞,烟霭溟蒙失所宜。
炉火宵残闻佩响,帘毡晨揭看丝垂。
正当江上梅开日,还似枝头子熟时。
一夜初冬雨,萧萧枕上鸣。
故人同大被,信宿见高情。
蝴蝶三更梦,烟霞百岁盟。
癸卯冬十月,海陬气候偏。
风南忽风北,寒燠非常年。
缊袍御还脱,长箑挥不捐。
青山雪后可寻春,欲谢微官未有因。
闻道村桥梅已发,看花酌酒属何人。
要路诸公宠禄兼,红炉炽炭酒频添。
迂疏只合长清冷,案牍时呵冻笔签。
寒威入夜彻吟帏,布被无温酒力微。
谁念三边征戍苦,满天风雪卧戎衣。
一雪旬余晓暂晴,晚云旋复结浓阴。
村农初喜春宜麦,麦陇今嫌雪太深。
匡时事业了无成,牢落风尘笑此生。
却羡灞桥驴背客,无端风味助吟情。
茫茫积雪遍山川,瘦马冲寒敢自怜。
应有闭门僵卧者,甑无炊黍突无烟。
道傍甲第是谁家,金帐羊羔兴正赊。
棘寺郎官清透骨,自敲冰片煮春茶。
琪花谁散满林端,一夜钟山失翠鬟。
上下清光相掩映,乾坤都在画图间。
坐来杂霰洒隆冬,痛饮那禁觱发风。
却忆西枢承旨日,冒寒犹立大明宫。
夜进盆池水,纤鳞吐絮忙。
闭关闻雀语,问耀报时荒。
破戒吟难稳,祛烦老且狂。
絺葛凉初入,漓樽亦未开。
饥鼷浑瑟缩,病鹤谩毰毢。
市馔将腴蚬,园英稍借梅。
亦知膏泽好,惜是过农时。
秸垄虚沾足,萝垣各蔓滋。
因风疏更密,翻溜练仍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