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已失禅关治,空严古殿尊。
佛香尘草莽,僧饭饱鱼豚。
万竹藏秋色,丰碑落烧痕。
言访毗耶室,淹留及下舂。
悠然禅悦意,能继白苏踪。
香积充莼鲙,秋声感砌蛩。
宦辙优昙现,禅宫慧日悬。
棠分龙钵雨,笏柱鹫峰烟。
鞅掌遗尘外,冥心悟劫前。
西菩无道潜,西林无义铦。
两山钱塘湖,鱼鸟空毫纤。
咄哉简敬叟,老丑复何有。
古佛毗耶愿海深,万间弹指变黄金。
分明兜率诸天境,庆赞阎浮施主心。
堂上鼓钟声大地,域中龙象尽知音。
栖霞山色照湖东,五日还当逆旅中。
角黍谩馀骚客恨,南枝犹寄岳王忠。
夕阳燕影随舟远,别浦烟霏入座空。
一笑逢君似隔晨,相违惊是五回春。
青峰湖上不改色,白发尊前无数新。
寝庙阴风瞻大老,梵宫斜日下游人。
湖上东风水似苔,群公相约看山来。
午钟殷殷穿低树,春宴纷纷集宝台。
千里暂教尘梦醒,一尊思待故人开。
匆匆行李夜穿城,好友来寻半日盟。
峰顶几多僧锡住,湖心无数酒船行。
风来废苑堪怀古,雨蚀残碑不记名。
兴来载酒上湖舲,蹑蹬逶迤望杳冥。
千岁苾刍开上竺,诸天龙象隐南屏。
烟波花港寒仍泛,灯火松门夜不扃。
尘海翩翩猎梵衣,何如蘋末看斜晖。
几回行到言诗处,水寺秋云毷氉飞。
看山候初晴,连骑西湖道。
遥遥烟际墟,冉冉风中筱。
谷寒听莺迟,路远逢花少。
隐才抗贞步,达屦存同调。
琴瑟心既开,登扪兴兹掉。
浼浼北湖厉,窈窈南山眺。
韶华倏已三旬过,南北山分两日游。
翠逻晚寒催暖酒,绿杨风软缓移舟。
无多官事妨行乐,有许吟情夺隐忧。
寄包古刹客过门,煨芋残炉晚未温。
万里风尘迷远望,三峰文献接诸孙。
湖山春动饶佳趣,杖履时来共至言。
意不求全那得毁,本来知足岂须多。
世途何处非乘险,古井如今已不波。
缘督更须师漆吏,乞墦可使愧邹轲。
胜境分明是洞天,偷闲试问上乘禅。
老僧出定惊相迓,见我来游喜欲颠。
翠竹万竿围客座,白鸥数点傍渔船。
何处禅林是净慈,苏公堤畔影参差。
水光山色有多景,天下人间无此奇。
老我登临方遂愿,高僧延款索题诗。
之子远行迈,眷言款松门。
云物起离色,况乃闻清猿。
颇云吴会去,饱参南山禅。
城里丛林一唾捐,收身微笑寄湖边。
此生直欲看山老,不住真为出世贤。
野屐懒穿双露脚,云裘嫌重右披肩。
三亥并游真盛矣,二禅入社亦佳哉。
凤池一段风流事,不欠支郎与辩才。
美酒未尽双玉瓶,更听提壶鸣不停。
斜阳可饮径须饮,趁得城门打鼓声。
车驰卒奔风雨过,粉白黛绿春事妍。
裙腰政佳酒仍美,那复有路到愁边。
崇桃秾李亦不恶,一笑海棠尤可人。
徐熙赵昌俱骨朽,翠袖卷绡谁写真。
慧日峰前阁,重来百感增。
空存黄面老,不见白头僧。
道偈书犹在,埋铭刻未曾。
萧条桫椤林,一雨转清绝。
颖师净名室,孤影澹行迹。
棱棱木叶衣,瘦骭遮不没。
湖堤草色晚萋萋,仙侣移舟日欲西。
千里客星随剑佩,一时诗句满招提。
游边且订寻鸥约,归路从教信马蹄。
白云间踏尽,一径到竹林。
草木逢秋澹,山峦入夜深。
松风闻梵语,池月见禅心。
寺门见南山,入寺复了了。
爱此尘外栖,可息尘中扰。
烟云护钟磬,何以答窈窕。
山灵久我待,既见不可缓。
舍馆且莫定,呼舟任游衍。
风便向南湖,断塔耸遥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