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阻风两日卸高桅,笑傲江妃纵酒杯。


及至绝湖才一瞬,翻令病眼不双开。


芦洲荻港何时了,南浦西山不肯来。

车马燕山闹,谁家早管弦。


开门忽见雪,拥被不知年。


箧破书犹在,炉残火复燃。

弯弯曲,新年新月钩寒玉。
钩寒玉,凤鞋儿小,翠眉儿蹙。


闹蛾雪柳添妆束,烛龙火树争驰逐。

东圳宁馨儿,南国循良守。
先把炉熏祝帝尧,次祝君侯寿。


广致米商船,多酿兵厨酒。

角巾散带亦何为,白首庞公是我师。


灯下侍儿闲礼忏,床头稚子解吟诗。


江渔供客来冰缝,山鸟惊人触冻枝。

生死由来一念间,回头不落鬼门关。


细思上策莫如醉,稍据要津焉得闲。


婢仆冻饥犹恋主,儿童婚嫁合还山。

初上吴山北,遂过吴山南。


茂树悉剪薙,馀石空巉岩。


向来华屋处,十不存二三。

长于花担看梅花,不访山巅问水涯。


世换湖光无减少,时来春色与增加。


荒榛德祐权臣宅,老树咸平处士家。

流离避地归不得,门巷重过伤妇家。


东郊上冢更凄绝,风景犹昔惊年华。


舒青柳眼已无赖,方塘浅水初鸣蛙。

猎猎寒风岁逼除,柴门剥啄到双鱼。


亲憎言禄催偕隐,友贱求名劝著书。


薄俗休官如物故,畏涂削籍当迁除。

两月春明席未温,眼看深谷又高原。


金多争羡雒阳路,祸至方思上蔡门。


五鼎食烹皆主父,三期贤佞总王尊。

破帽青衫又一回,当筵舞袖任他猜。


平生自分为人役,流俗相尊作党魁。


明日孔融应便去,当年王式悔轻来。

孤生半世饱艰辛,敢恨虞翻骨相屯。


吾道非与何至此,臣今老矣不如人。


养成枳棘难为橘,刈尽椒兰不作薪。

事到抽身悔已迟,每于败局算残棋。


都门有客送临贺,廷辨何人是魏其。


杨柳曲中游子老,车轮枕畔逐臣知。

久知不去又将钳,无奈时情似蜜甜。


薄命东华糜月俸,虚名南斗动星占。


出山我自惭安石,作相人终忌子瞻。

燎原何事倚春城,谁使炎炎日夜明。


上客何功徒烂额,自他有耀独关情。


夏馀烬在畴相合,陈后灰然孰并京。

今年腊月两闻雷,虩虩声从何处来。


阳不闭藏先出地,下民修省可禳菑。

眼到梅花便有诗,园居支径入疏篱。


崔嵬自与人高古,烂熳谁知我笑嬉。


烟湿远荒吟不尽,雨收幽隐醉为宜。

乍凉天气翠烟霏,多少林花露未晞。


十里幽香秋醉去,一溪新月夜吟归。


岂无僧舍居高远,定有人家在隐微。

日日山迷水癖,年年书恼诗痴。
寻思那里要他知。
试比古人犹未。

开年逐夜闻山雨,阵阵声催一样春。


孤枕自听元不恶,虚檐谁谓便能新。


门前有客尤全美,园里无梅益固珍。

家学流风懿,成才世自豪。


出群能秀发,何独类贤髦。


紬绎遗编富,规模古训高。

制宅思前绪,轩名到处幽。


不须论梦蝶,只是合盟鸥。


北望刘琨啸,南游庾信愁。

已是多疏隔,更言当暂归。


岁新云未解,风转雪还飞。


晓岸苍山古,春江白浪肥。

昨宵雷电送雨来,今宵又闻天上雷。
紫电照窗银竹立,初冬有此甚异哉。


天公仁慈万物祖,阴惨阳舒时不误。

黄沙如雾昼冥冥,一夜狂飙吼不停。


何物阳侯翻地轴,有时风伯畏天刑。


盗窥客舫悬孤注,神忌吾书走六丁。

月浸仙人掌,云奇帝女台。


清泠花院闭,的皪天宇开。


降鹤通宵警,游鸿达曙哀。

舵楼时起浪千重,自摄心魂惝恍中。


飘泊正如秋一叶,寻常经见海多风。


高帆鸟翼呜呜黑,落日鱼涎拍拍红。

长风挟雨触檐鸣,未抵飞腾铁马声。


欲傍孤云看万族,不堪飞鸟滞重城。


栖迟岂谓多娱好,萧瑟还从一醉生。

旧怀初蜕又新愁,残雨飘灯复起休。


缩手耐寒殊恝恝,炙肤期暖尽油油。


随阳雁鹜安知计,破蛰云雷愿未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