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已知无客到,亦复启晨扉。


刺水新秧长,从人乳燕飞。


书声隔篁竹,荷气透絺衣。

雨霁夏犹春,班荆白首新。


名花香入座,幽鸟语依人。


绛帐经谁授,丰城剑有神。

春色昨辞去,韶辉更朗然。


乍逢彤火帝,群对碧波仙。


昼永芙蓉丽,风凉菡萏传。

溪上夜来雨,青林密如雾。


日出桧柏香,沙静凫鹜聚。


野夫抱琴出,喜与樵者遇。

暖风和,柔情悄。
一瞬春光易老。
绿阴花瘦红香少。

三见草木荣,栖栖犹未旋。


偶与城市远,因耽此地偏。


独馆背清池,一无俗事牵。

水旱农家两不禁,旱忧枯槁水忧沈。


可怜昔日求晴意,即是今朝望雨心。

叱牛声里沟渠满,蛙鼓莺簧赚客听。


长板桥头村树密,碧流萦绕万山青。

禹甸蓄馀春,花明楝子辰。
麦瓜慈母禄,盐豆稚儿珍。
蚕箔收邻户,牛车动隔津。
日永无尘事,山居境转幽。
雨归云外树,人语竹间楼。
春去寒仍浅,花残蝶解愁。
风动帘旌响玉珂。
青衫初换曲尘罗。
日长天气乍清和。
麦浪浮,荷衣展。
风卷柳花零粉香,青萍贴水随波软。
柘叶浓,蒲芽短。
天气熟梅晴半阴,吴蚕上箔将成茧。
见说农家好,书声共绩声。
君恩宽负担,天意适阴晴。
花丽春光艳,诗和躁气平。
芙蓉城外是吾家,记得春风笑语哗。
池馆当初饶宴咏,园林此后正繁华。
江南远道怜芳草,湘上羁踪感落花。
故里云山远,他乡岁月宽。
闲来频得句,老去尚加餐。
时雨一春足,蛮花四季看。
皓首八旬外,炎荒七载过。
庭前诏诗礼,境内听弦歌。
地僻风犹古,时平海不波。
不觉红英尽,还看碧藓侵。
方塘生水气,斜日转庭阴。
俯仰惬天趣,清虚涵道心。
此地人言,是小扬州,也自繁华。
早郊园雨后,争看芍药,游人日午,尽衣春纱。
独有思乡,无聊羁客,闭户巡檐手自叉。
商船到,争卖雨前茶。
宁著酒魔耽雪酿,不遭水厄试冰芽。
亟唤取流霞。
牛虽贱,人号女儿红。
桃靥初酣春昼睡,杏腮刚晕酒时容。
还恐不如侬。
闺中女,最爱是玫瑰。
红杏街头前月尽,素馨江外几时来。
独尔一枝开。
京江口,下网得鲥鱼。
敢望乘潮归渤海,且随走马到燕都。
谁令味偏腴。
梅黄早,叶底缀金丸。
功逊酒香教渴解,味如愁重惹眉攒。
花放记曾看。
携镵去,不异到淇园。
出土便能藏雉子,疗饥馋想嚼龙孙。
拚少竹千根。
蚕忙日,豆熟已离离。
摘入蟹筐全类茧,缫于女手本无丝。
笑杀采桑儿。
崖蜜熟,应是十分甜。
寝庙及新宜早荐,林莺当令莫轻衔。
留与绛唇含。
高田麦,四月未全黄。
实绽已堪盈把捋,味香且任满盘尝。
渐入好年光。
肠九曲。
愁偏足。
何时惊醒红尘宿。
金台游倦初回,兰舟南望遥天表。
千尺征帆,两堤断岸,归心萦绕。
波漾轻鲦,岸驱野犊,断烟风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