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短篷冲雨醉江烟,往事还思十载前。


莫道知音同雅调,细听流水亦鸣弦。

倚棹悬崖坐画图,晚来烟雨幻虚无。


旧游同是姑苏客,笑指潇湘话太湖。

湖南冬日自喧和,锦石银砂漾碧波。


不用舟中携乐部,芦花深处有渔歌。

冥蒙烟水画船移,枫叶芙蓉夹岸披。


天送轻风徐进酒,更飞微雨急催诗。

斋阁焚香事事幽,非缘出郭憺忘忧。


乘舟载酒吾何意,为爱清江似鸭头。

万里同为客,停杯感岁华。


西风吹片月,秋思在谁家。


夜久移桐影,谈深落烛花。

华馆辟风扉,疏林澹晚辉。


星随座密叶,叶共羽觞飞。


秋色清于酒,云光薄似衣。

客思迎秋急,霪霖入夜听。


回风飘断杵,湿叶隔流萤。


莫涨银河水,应怜织女星。

月落风高秋渐横,此时谁复论浮名。


巍巍独坐虚生白,寂寂幽林露有声。


久住深山无此意,偶观尘世乐闲情。

山院炎蒸苦莫何,西风忽向竹间过。


梧桐新月难成寐,杨柳残烟好放歌。


足疾偏怜凭药力,心闲每恐入诗魔。

浩公载自鹿门至,谂老床头接赵王。


不是野人情简略,都缘护法意深长。


虎溪苔印秋容淡,玉带光流山色凉。

兀兀山堂意渐降,飘飘秋叶送寒窗。


三年游子传临粤,万里征人已渡江。


入北定瞻新帝阙,回南犹是旧蛮邦。

瑟瑟西风动竹扉,关心寒色转霏微。


三间旧拟云中去,一钵新期海上归。


有时桥岸逢人立,何处江山无雁飞。

送汝宁亲去,西风妒晚荷。


蝉声辞石镜,雁影到淮河。


故里白云少,家山黄叶多。

潘郎已是入秋悲,属疾犹贪桂补羸。


密雪才高闲赋笔,流波意远托琴丝。


离愁尽日吟青案,蠲渴何人寄紫梨。

明河如练出城隅,朱火西流暑气徂。


顾兔一轮浮月桂,流萤数点入烟芜。


迢迢宫漏传银箭,淅淅天风下白榆。

幽阁焚香万虑凝,下帘胎息过禅僧。


玉堂分照无人后,消尽金盆一碗冰。

宿鸟翩翩落照微,石台楼阁锁重扉。


步廊无限金羁响,应是诸司扈从归。

晓星独挂结麟楼,三殿风高药树秋。


玉笛数声飘不住,问人依约在东头。

片雨晓初过,青桐陨素柯。


客衣身上薄,乡泪枕边多。


水落牵牛渚,机催织女梭。

今夜新秋月,三江复故乡。


龙归行雨后,蛩助捣衣长。


梧叶三分变,莼丝十尺强。

随身枕簟绮窗虚,映水楼台晚浴初。


梦里已无投笔事,闲来如有绝交书。


看低北斗知宵永,惊早西风是病馀。

飞旌向何许,深入万松烟。


草湿云边径,山昏雨外天。


兴高穷胜迹,政美见丰年。

云影冥蒙雨细飘,风传秋意又经宵。

苍溪岸侧千峰翠,高树枝头一叶凋。

病久亦伤光景速,起来尤爱暑威销。

纳凉北窗下,景象有馀清。


林暝惟萤影,庭幽但竹声。


语阑惊坐久,露重觉衣轻。

包饭腰镰洞户忙,芭蕉叶底稻田黄。


微风有意回阑暑,小雨频来作夜凉。


烟际轻舟分霁色,望中飞鹭点山光。

岩居养疾远郛{土厘},蔘术多于粥饭缘。


秋涧曲流喧枕上,槐花一寸积门前。


未忘舌本思今日,尚损腰围似去年。

小心风伯紫宫回,眼看银蟾海上来。


玄豹又成漫谷雾,断虹犹作隐山雷。


便教雨积三时害,未信晴无一日开。

拟放平湖月下船,棹歌中夕发长川。


蘋风好为云开幕,兰桨不妨人扣舷。


猿鹤候迎将晓日,鱼龙悲啸未晴天。

白潦玄云净影涵,漏天奚止说西南。

毁垣到处疏篱当,支厦何年大木堪。

憭慄未须悲宋玉,沉吟漫尔忆岑参。